美文网首页
《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

《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

作者: 一帘清风 | 来源:发表于2018-08-25 11:05 被阅读402次
06

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14、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禁忌。

这个条文好像是冲后面来的,后面有一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这个顺序应该弄错了。

在感冒的时候,如果身重酸痛,是肌肉的反应;如果是“强几几”这样的僵直不灵活的反应,是筋的反应。筋的常见的反应还有身子僵硬不能转侧,痛经,容易抽筋等。这就是“强几几”为什么发生在项背,脖子这一片里面全是筋,这是人体运动的枢纽。颈椎病腰椎病,哪怕骨头有错位增生,其实不是骨头的问题,是因为维系骨头的筋出了问题,才引起骨头的问题。很多病人增生、突出、长骨刺,以为是骨头的问题,其实是维系骨头的筋出了问题,骨头才要增生寻求支撑。那筋的问题是津液虚失去滋养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学会思考人体才能真正的治病,千万不要轻易相信某个药治某个病,或者某个方子对应某个证。在具体的病和证的层面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还是要把人体弄清楚才能减少误治。

回到条文。当人体大量气血往体表肌肉走的时候,筋就失去了滋养,于是就发生这种项背强几几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到一味药,葛根。葛根煎好的汁液清、稀、滑,类似于人的津液,会有一点直接滋养津液的作用,但这绝对不是它的主要作用,如果只是为了直接滋养津液,可以选择更黏滑的天花粉。葛根主要是有一种上升之力,喝多了胸口会觉得顶。香气淡而升,不芳烈,所以不能开孔窍,只是引津液而上行。为什么是引津液,不是引别的呢?因为它本身就像津液,这是《易经》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原则。就像衣服上有油要用汽油去洗一样,清水是洗不掉的。

和葛根相对应的是白芍,白芍煎的水也是清、稀、滑,有苦降之性,所以引津液下行。葛根治颈椎痛我临床常用,很有效,不过要重用,至少四十五克以上,因为葛根本身药力很轻,食品嘛,超市有卖葛根粉当早餐的。白芍治腹痛都知道,立竿见影。腹痛是什么?前面说过,不是腹部肌肉痛,而是腹部里面的筋痉挛,也是筋缺少滋养了,所以用白芍引津液下行。

这个方子是有传抄错误的,“汗出恶风”是桂枝汤证,应该就是桂枝汤加葛根,不应该有麻黄。

相关文章

  • 014桂枝加葛根汤(宋健辉整理)

    【中医经方】桂枝加葛根汤 之前介绍了葛根汤,这一篇我们介绍一下它的兄弟,桂枝加葛根汤。 伤寒论原文:太...

  • 桂枝加葛根汤碎语

    2016年8月31日 桂枝加葛根汤出现在《伤寒论》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 麻黄+桂枝

    (麻黄, 桂枝) 共14个方剂使用: 大青龙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加葛根汤...

  • 麻黄+甘草

    (麻黄, 甘草) 共25个方剂使用: 大青龙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加葛根汤...

  • 麻黄+生姜

    (麻黄, 生姜) 共14个方剂使用: 大青龙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加葛根汤...

  • 麻黄+大枣

    (麻黄, 大枣) 共13个方剂使用: 大青龙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加葛根汤...

  • 分享一个葛根汤煮鸡蛋预防孩子感冒的好方法。

    葛根汤出自伤寒论,含有葛根,麻黄,桂枝等,专门治疗风寒感冒及内热感冒。伤寒论里面称葛根汤主治太阳阳明证。 葛根汤煮...

  • 芍药+生姜+桂枝

    (芍药, 生姜, 桂枝) 共22个方剂使用: 柴胡桂枝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桂枝二麻黄...

  • 麻黄+桂枝+甘草

    (麻黄, 桂枝, 甘草) 共14个方剂使用: 大青龙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

  • 麻黄+大枣+生姜

    (麻黄, 大枣, 生姜) 共13个方剂使用: 大青龙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gw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