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01-20

2022-01-20

作者: 做个会思考的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2-01-20 23:46 被阅读0次

    最近几天,一篇关于北京期末试卷的讨论在朋友圈火了起来!题目记得不太全了,大意应该是北京某区双减后第一次期末试卷释放了什么重要信号。对于这样的文章,刚开始我觉得还是比较有兴趣看的,但慢慢地我发现很多文章也只是打着双减的旗号,内容却并不见得有太多的价值!看来,有个好的标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大前提!在这个刷流量的时代,任何事都要紧贴热点话题,否则结局就只能是被湮没!

    言归正传,粗略地看了一下文章,印象比较深的是文章中提出一种观点要轻计算!而且作者从试卷中得出了一条“计算数量少、分值轻,不强调速度,不拉分”的结论,并大肆呼吁没有必要刷口算!因为,计算的速度,远没有计算的灵活性来的重要!同时,又对小学低年级口算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1、控制计算数量,一天算个10到20道口算,就足足足够了;

    2、每天拿一到两道题目,让孩子用拆数字的方法,想出不同的方法来灵活计算。

    对此,我的看法和作者有些不同,

    首先,口算是计算教学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像一些奠基性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等,都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试想在计算多位数加减法,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如果连基本的进退位加减法都不熟,那么计算的正确率是要大打折扣的!所以,对于这些基本的口算,个人意见还是要加强练习,而且关注正确率和速度两个方面的结果。因为“口算速度保证高效思维”,中国数学双基教育的宝贵经验高速我们,计算看,不仅要算的对,还要有一定的速度,这是对我们教师开展口算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引!

    第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对口算的价值有明确的表述:口算就是心算,它基于个人对数的基本性质和算术运算的理解,它为个性化,多样化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心算不是笔算的台阶,而是一种不同的训练,是课程中独立的部分!由此可见,口算在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一个口算题,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每一种方法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创造,而且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口算经验,可以迁移到其他计算中去,这对学生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有利的!

    当然,面对多样化的口算方法,我们每一位教师更应该关注方法背后的想法,引导学生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算法,在深化理解,巩固算法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同样,算法的优化也是需要我们着重关注的,通过比较每种算法的联系和区别,找出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对学生来讲,也是培养其批判性思维的一次良机!

    文章的作者所提出的:每天拿一到两道题目,让孩子用拆数字的方法,想出不同的方法来灵活计算。这一观点,应该也是在讲口算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方面的价值!那么,既然作者也承认口算的这些作用和价值,为什么还要提出要轻口算呢?我个人的理解是:这里的口算应该是指那种笔算式口算!即用笔算的思路,方法来进行口算。以口算34➖18为例,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口算方法

    (1)34➖20➕2

    (2)34-14-4

    (3)34-10-8

    (4)20-18+14

    (5)34-8-10

    但笔算式口算的方法只有一种:个位相减得6,十位相减得1,结果即为16。14-8=6,20-10=10,10+6=16。

    其实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也很简单,按照教材的编排,口算加减法后必定会有笔算加减法的学习,而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定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笔算加减法的练习,一方面是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笔算竖式的规范写法。在这些大量练习的训练下,学生自然就熟悉并熟练了这种方法,再加上笔算的方法相对来讲比较快捷,无需多种思维参与,那么,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口算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首选了。

    因此,对于弱化口算这一观点,我理解的是:弱化用笔算的方法练习口算的做法,但口算却还是不能放松的。然而,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强调多样化的口算方法固然有可取之处,但基本的口算还是要过关,无论是正确率还是速度,如果明显地低于整体水平,连基本的学习都难以应对,思维的训练又从何谈起?

    都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然而现在的形势却让人感觉,教育仿佛是个人人都可以对其指手画脚的话题,面对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声音,我们每个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有一颗冷静而理智的头脑,学会正确地判断和辨析,只有这样,才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也只有这样,才能守住自己的那份初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01-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is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