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正文前:阿秋的金句王真的不是白给的,听你一节课,我一个月日更的主题都能确定了,好多话都想展开来说,昨天说了“你不必完美”,今天就说说这句“与其羡慕,不如成为”。
我们从意识和行为的角度去剖析一下这句话:我们说意识虽然对行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决定行为。当你觉得一个人很好的时候,你潜意识里就会不自觉的挖掘出很多个自己没有或者达不到的点,这种情况下一般会有三种行为反应:
一种是羡慕,钦佩,把他作为榜样,我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你,欣赏你…
一种是把你作为追赶的目标,你能我也能,从模仿到超越;
还有一种是羡慕到酸,之后会变成不屑,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你之所以行,是因为你有时间、你有资源,你有那么多我没有的,所以我也只能这样了。
虽然我们有愿望,但我们并不能完全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这其中有环境的因素,就像一个戒烟者在烟瘾者之中更容易拾起吸烟的旧习。也就是吉米·罗恩说过的,你是你最常接触的五个人的平均值,人真的很难不被身边的环境所影响。
还有技巧的问题,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分别单独给一群4岁小孩1颗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科学家追踪这些孩子的成长状况,发现坚持时间较久的学业成绩更好,未来更成功。有趣的是,一些人重做了实验。实验其他步骤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他们分了糖之后还交给了小孩一些转移注意力的技巧。结果发现,更多的孩子坚持下来了。当我们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时,不要急于埋怨自己意志力不够,意识不够强,不如先跳出自己所处的不利环境,学习一些应对技巧。
当我们听到“真羡慕你”时一般的回应是“其实没什么可羡慕的,你也可以做到的”,因为他们都是从一件件小事中不断成长,最终获得成功的,如果我们要实现一些目标,如成为一名斜杠青年,周游世界,写出震撼世界的论文,常常会有些急功近利。比如,我希望得到大的表现机会而非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一下子找到世界难题的核心。很遗憾,这都是不可能的。所有大事都要从小事做起。成功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
TED中一位演讲者决定用30天做一些新的事情。刚开始时都是小事,培养的是小意识,如不吃糖,不刷Facebook,写一本小说,晨跑。下一个30天就又干一些新的事情。新的事情激发浓厚的冒险精神与好奇心。他最终完成了一次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远足。
就拿减肥这件事来说,只要行动了,你减的再少,进步再慢,也永远都比坐在沙发上吃零食的人快。很多东西它都是等价的,又或者说是不够完美的,你想要得到些什么,你必须要拿别的什么去交换,又或者说舍弃掉一些什么。所以与其羡慕,不如自己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