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香港IPO市场呈现“井喷”情形,不少新经济企业集中赴港上市,从而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包括小米、猎聘、映客、美图点评等不少“网红”企业。预计2018年下半年还将有至少5家融资超百亿港元的公司和10家独角兽企业赴港上市。
可IPO市场那么多,为何不少新经济企业们都要跻身到香港市场呢?不妨来了解一下新经济企业:
什么是新经济企业?
概念
新经济企业是指包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同时具有高度成长性的企业。
根据联交所咨询文件指引,新经济公司需满足以下一项或多项特征:
1.轻资产运营
2.以研发为主
3.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
4.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其中“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这一点,是联交所最为关注的。那香港IPO市场为何能吸引那么多新经济企业?
香港IPO市场三大变革
4月30日,港交所24年以来意义最为重大的改革——《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正式生效,其中的三大亮点是:
1.新增同股不同权章节
2.制定全新的生物科技公司IPO章节
3.优化第二上市规则
果然是变革焕发新生机,对有意按照新制度申请上市的公司,在上市资格方面有什么要求呢?让我们来展开看看~
同股不同权(A/B股)
概念
“同股不同权”,又称“双层股权结构”,是指资本结构中包含两类或多类不同投票权的普通股架构。同股不同权为“AB股结构”,B类股一般由管理层持有,而管理层普遍为始创股东及其团队,A类股一般为外围股东持有,此类股东看好公司前景,因此甘愿牺牲一定的表决权作为入股筹码。(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上市资格
1. 只限于新经济企业。
2. 至少100亿港元市值,低于400亿港元市值则需要在最近会计年度收入不低于10亿港元。
3. 业务增长高速。
4. 有外界认可的第三方相当数额的投资者。
5. 研发为公司贡献一大部分的预期价值。
生物科技公司
概念
从事生物科技产品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及技术服务的企业。(资料来源:百度文库,仅供参考)
上市资格
1. 没有收入及利润要求。
2. 至少有一只核心产品通过概念开发阶段。
3. 上市前至少12个月一直主要从事核心产品研发。
4. 上市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以将核心产品推出市面。
5. 有外界认可的第三方相当数额的投资者且进行IPO时仍未撤回。
第二上市制度
概念
是指在两地都上市相同类型的股票,并通过国际托管银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的跨市场流通。此种方式一般又被称为第二上市,以存托凭证(ADR或GDR)在境外市场上市交易就属于这一类型。(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上市资格
1. 在合乎资格交易所上市且最少两个会计年度,比如纽交所、纳斯达克、伦敦证券交易所。
2. 大中华公司可作第二上市。
抓准政策利好,抢占市场先机,这便是诸多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的一部分原因。
可这三大亮点中,是否还有其他额外要求?
除此之外,是否还要具备一定的保障措施?
赴港上市前,应该选择哪一种企业架构?
赴港上市时,该注意哪几个重点问题?
在港上市的整体流程是什么顺序?每个阶段耗时多久?
在港上市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又有哪些?
接下来,香港资本市场又会呈现怎样的趋势?
......
对于以上问题,沙丘大学导师华峰资本CEO陈挺峰已经为你归纳总结好一切—— 新课【一课看懂赴港热,新经济企业香港IPO机制和流程解析】已于10月17日全平台上线。
导 师 简 介
- 陈挺峰 -
华峰资本 CEO
他的投资生涯起始于高盛及苏格兰皇家银行, 创立华峰资本前于澳大利亚宝泽资本证券任职联席董事、中国华南区投行业务总负责人。
还曾兼任国际产融经济研究院专家成员、光大兴隆信托并购中心顾问、CCTV2大型创业节目-《创业英雄汇》投资人评委。
并获得2015亚洲金融品牌创新论坛&中国金融风云榜授予的“中国金融管理年度创新人物”奖。
课 程 大 纲
1.【香港上市机制】
香港与内地上市各机构与审核形式对比
2.【新经济企业香港IPO热点问题】
新经济企业上市变革解析与注意事项讲解
3.【香港上市架构】
架构的基础认知与正确选择
4.【香港上市流程及实施】
上市流程梳理与实施方法解析
5.【香港资本市场趋势】
全面剖析,选对收益时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清科沙丘大学”微信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