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交车的事件慢慢消逝了,在这件事件中,我们听到很多声音:指责司机的,指责乘客的,同情小车司机的,甚至指责最开始质疑小车司机现象的。
你可曾想过,你会不会开着那辆公交车,一脚油门一把左转冲下桥?真的会,真的不会吗?
回看这个事件,我们通常的想法是,如果不是这个司机,不会出这件事;如果不是这个乘客,也不会出这件事,但是当我们把自己比拟做这个司机的时候,可曾有过一丝心悸?之前还有美国西雅图的偷飞机事件,一个完全正常的人做了完全不一样的举动。
看似巧合的两个炸药桶一样的人凑到一块了,点燃了积攒已久的火药,你是这样认为的吧?
如果真是这样的巧合,为何你这样一个正常人假设自己是这个司机时会有波澜?甚至重庆公交事件发生后,公交车司机遭到骚扰的情况反而还在上升?
因为一个爆发点,突破了心中的某个阈值,造成了疯狂的举动,不一定是爆发点真的够刺激,也有可能是我们的阈值在不断下降。
回想过去的自己,可曾有一天和今天一样给你如此多的信息与突发事件?恐怕没有了。可曾有一天像今天一样让你感觉混乱如此?恐怕也没有了。
是什么偷偷让你的失控阈值不断下降——混乱与熵增。
而坏消息是:我们的内心与周围的环境、社会将会依旧不断熵增,混乱程度不断加剧。
混乱
最近的工作与生活异常混乱,连我现在写这篇文章也能感受到内心的躁动不安。这样持续的混乱可以说是一种折磨与挑战,但混乱中总也能感受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1.熵增——当内心烦躁,我们甚至会主动去寻找吸收烦躁,以往我是个不太被噪音影响的人,但是近期我不断发现,当手头堆积了三四件事情后,公司中谁在说话,谁在打电话,谁在走过,谁在谈客户都会一股脑的钻进耳朵,带来的第一反馈便是:在如此吵闹的环境中,我坐不住。对比平时,我能明显感受到同样的声音对我带来的完全不同的影响,对内心混乱程度的加剧之多。甚至于今晚处理一件事情时,由于同事表达给我的急躁,让原本还处于比较平静的我立马躁动起来,明明应该走的标准判断流程都忽略了,导致了对于整件事的误判。
2.爆发点——如果说熵增是一种状态的趋势,那么爆发点就是它带来的结果,首先文章中要表达的是抱歉,这几天可能我真的没有能够比较耐心的去回答周围人给我的问题,我不想把此归因为急躁,这个感受就像是自己是一个胀气的皮球,一旦有人来触碰了,会在那个口子上立马放气,现在回想起来不管是对同事,还是对家人,原来只是一件事情,在表达上却带有了个人的色彩,并且还是“我知道你不知道”的贬义色彩。可怕的是,在我感受到自己的爆发点的同时,我也能感受到很多人其实也在对我”爆发“,开个玩笑,就像是重庆巴士上的司机与乘客,只是恰好你是大爆发而我是小爆发,我们俩的总和没能伤害到彼此与他人。
3.平静——其实从混乱中是能感受到平静的。就像我现在写这篇文章,明明真的已经坐不住了,我能感受到每个细胞都不想我坐着思考,但是我依旧要冷静,有逻辑地去表达出我对冷静的看法,在工作中的某一瞬间,你好像能看到大家的速度都很快,而我很慢,感受到他们的混乱在加剧,甚至我也在不断躁动不安,但内心知道,我此时应该平静下来去冷静思考。我坚信这份平静的力量将是不久的未来带我走出混乱考验的中流砥柱。
混乱本身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它只是生活中无序的表现,真正的可怕在于:
1、混乱会诞生混乱:就像热力学原理中的熵增,一个系统会只会越来越复杂与混乱,这个反应是不可逆的,如果你没能跳出来,你就会随波逐流直至沉沦。
2、混乱会上瘾:《无问西东》中有一句话: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混乱的一天会让你感觉这一天都很充实,很满足。而回过头来发现自己只是麻木的,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3、混乱会降低我们的爆发阈值:这个可能是重庆事件的本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我们有太多的信息要处理时,就必然会消耗我们的精力,而抵抗很多外在的冲突往往都需要我们消耗精力来构建自控能力。如果长期处在混乱中,我们的精力平均值就是很低的,内心就像是没有灯罩的烛火,随风所摇摆,往往因为一点小事就可以发脾气,因为客户的一个要求而发泄情绪,因为乘客的一时冲动,而选择付出生命的报复方式。
混乱常被比作心魔,他需要耗费精力去克制,而一不留神又滋生的很快,没有什么可以克制他的药物与方法,真正的高人往往都只能通过修炼自身来克制心魔。
对我而言,就像在前面提到的一样,平静与信念是我所要坚守的。
我要能感受到:现在我确实躁动不安,现在的我确实想表达对他人的不满,但是,我所有因为混乱诞生的冲动行为只能让我离目标越来越远,为了快感所带来的结果需要未来承受更多的代价。
我要能去做:我必须平静冷静地处理好一件事情,因为这是我对自己的真实。
最后,我想在平静中看着混乱日渐消逝。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CS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