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诵诗情,画意日趣#

#日诵之20220911
哭晁卿衡
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1、这首诗里藏着一个故事:中日两国的交流在唐代达到了高潮。据史书记载,日本派来中国的遣唐使不下十三次,每次都随带遣唐学生(留学生)多人来中国学习。晁衡就是随第九次遣唐使来中国的日本学生。他原名阿倍仲麻吕,于唐玄宗开元五年(717)来到中国求学,改姓名为晁衡。卒业后长期留居中国,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等职。在此期间,他与当时著名的文士广泛交往,与李白、王维、储光羲等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天宝十二载(753)冬,任秘书监兼卫尉卿,以唐朝使者的身份随日本访华的使者藤原清河等人分乘四船回国,在琉球附近遇风暴,与其他船只失去联系。当时误传晁衡遇难,于是李白在广陵(今江苏扬州)遇见魏颢,听说晁衡归国时遇暴风失事的消息,悲痛所作。
2、但其实,事情是有反转的。说当时晁衡遇难只是误传,其实他漂流到安南驩州(治所在今越南荣市)一带,遇海盗,同船死者一百七十余人,只有晁衡与藤原于天宝十四载(755)辗转回到长安。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大难不死的你回到长安,看到自己的友人给自己写了这么一首情真意切而且还这么有文采的悼念诗,心里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我自己最喜欢最后两句: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句话我记下来了,但希望我以后不会有太多机会用到这句。

#日趣之20220911
村学校的音乐课
如果那部知名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想拍一个中文版本,下面丰子恺的这幅画我觉得可以直接用在海报上了。场景略有相似,但关键是东西方器乐不同,咱们有自己的民族的乐器:二胡。

更于2022年09月11日
人生下伴场,让我们携手一起有趣、有料、有心地去闯
每日让自己片刻沉浸于诗情画意之中
感谢蔡志忠先生与丰子恺先生的配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