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我策划主持的教师成长第一推动力分享活动顺利举行,欣喜的同时也想写下几点思考。
1.组织活动,我收获了什么
前些天,学校让我组织一次德馨大讲堂的时候在海报中这样宣传,说我是大型团队活动的研发者、组织者。对于这个称谓我实在不敢当,我组织的最大型的活动不过是去年2017级学生的毕业典礼,当然,那次活动的确让我成长了很多。
德馨大讲堂海报最近两周,我先后策划主持了学校明霞工作室的第一次微信群分享,以及今晚教师成长第一推动力的分享。非常幸运,两次活动都顺利进行,并且第二次分享活动的接龙发出后都很快有了响应。
我收获了什么?
其实组织这样的活动很耗费精力,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组织、不参加会让自己更清闲自在。可是人到中年的我身上肩负着一种使命,就是要影响带动身边的老师一起学习。在共读群里看到全国各地有那么多老师在学习吸收着知识,在教学一线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我特别眼馋。因为自己一个人在学校中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我想影响更多的老师通过分享这个途径,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从而影响辐射更多的学生,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通过组织活动,我对于人际关系的协调更加得心应手;为了制作宣传海报,我学会了使用“易企秀”;为了让老师们的分享能有个纪念和收藏,我学会了了语音合成。所有这些看似在帮助别人,其实是成就了自己,我学习、我成长!
2.参加活动,我成长了什么
分享其实就是一种深度参与。比如咱们今天的分享活动,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毫无疑问是分享人,他们从接龙参与挑战开始,就要思考自己想要分享的内容,从众多的学习收获中提取自己最想言说的,这就是在深度思考。分享活动中,会有大咖级的导师一对一的加以点评和指导,这是他第二层收获。如果分享活动后再写下一点自己的反思,那就又让自己的认知长高了一层。大家说参与分享是不是真的赚到呢?
而作为主持人的我,虽然没有分享,但是,我带着一种责任和使命仔细聆听了本次分享活动的全过程,而且整个活动由我来穿针引线,那我的作用不是也很大吗?也算是实现的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
3.摒弃功利和评判,做那个乐在其中的我
今晚我收获最大的还是来自瓜瓜老师的点评。她现身说法,鼓励我们放下他人的评判,给自己松绑,勇敢地不打草稿大胆展示,这有点像吴孟霞老师所说的素颜出镜。
吴孟霞老师今晚分享的题目是《悦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坚持》,真的特别喜欢这个题目。“余生很贵,悦人不如悦己”。曾经的我特别在乎别人对我的评判,总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说的不对引起别人的反感。渐渐地我总结出一个结论:喜欢你的人,无论你做了什么,他都会包容你,支持你;不喜欢你的人,人家根本不在乎你做过什么、说过什么。
周国平先生说,“在人世间的一切责任中,最根本的责任就是真正的成为你自己,活出你独特的个性和价值来。”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摒弃功利和评判,做那个乐在其中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