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五绝和五律是古代诗歌的三种不同形式,它们在字数、句数和格律上有明显的区别。
五言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歌形式。五言诗可以包含多种形式,如五言绝句和五言律诗。
一、五言的基本句式
①平平平仄仄②仄仄仄平平③平平仄仄平④仄仄平平仄
所有的五绝和五律,都是由这四个“基本句式”排列组合而成的。
五绝
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是指每句五个字,共四句的诗歌。五绝是五言诗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通常要求平仄和押韵。
1,先固定韵角和白角(不押韵的结尾字),比如二平韵,就是第二,第四句最后一字是平声字,一,三句最后一字是仄声字。
2,句内替,2,4,6位置的字必须是平仄平或仄平仄。
3,联内对,上下两句2,4,6位置的字必须平仄相反。
4,联间粘,两联相邻的两句2,4,6位置的字平仄相同。
根据以上组合的,必是合规的格律诗!
例如: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韵)。)
但是我发现了一个联间粘的例外: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再学习一段时间会有答案吧!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指每句五个字,共八句的诗歌。五律是五言诗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严格遵守平仄和押韵的规则。例如: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字数和句数:五绝每句五个字,共四句;五律每句五个字,共八句。
格律要求:两者都属于近体诗范畴,严格遵守平仄和押韵的规则。
应用场景:五绝适合表达简洁明快的情感和意境,常用于抒发个人情感或描绘景物;五律则更适合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常用于描绘宏大的场景或表达深刻的哲理。
课后练习:
一、按例将给出的“基本句式”按要求添入绝律的对应位置。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平平仄仄仄平平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
七绝(平起仄收,押二韵)
首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次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再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尾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题1:
七绝(押三仄韵)
首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次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再句:平仄仄平仄仄平
尾句:仄平平仄平平仄
七绝(仄起平收,押三韵)
首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次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再句:仄平平仄平平仄
尾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应改平仄平平仄仄平)
题2:
七律(仄起平收,押五韵)
首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次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再句:仄平平仄平平仄
四句:平仄仄平仄仄平
五句:仄仄平平平仄仄
六句: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句:仄平平仄仄平仄
尾句:平仄仄平仄仄平(有一点需要指出,最后一句平仄仄平仄仄平,这种句型犯了诗作中的“孤平”忌讳,就要拗救,(以后就学到)方法是把第三个字改为平),此处老师评语还不是很理解,再继续深入学习吧!
二、根据出句撰写对句(不可用“中”)。
例:
仄仄平平仄:凤鹤诗中舞,
平平仄仄平:烟霞笔下倾。
题:
平仄仄平平仄仄:风戏柳丝春燕醉。
仄平平仄仄平平:梦飞冬雪瑞祥归
三、根据给定的平仄,试撰写一联。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飞花玉雪寒冬盛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日沐红梅瑞气归
对句:“飞花玉雪寒冬盛,日沐红梅瑞气归。”一联分析:
1,意象元素,
出句飞花,玉雪为意象,描绘出寒冬时节雪花纷飞,如同玉屑般洒落的壮美景象;对句日沐,红梅为意象,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红梅绽放出勃勃生机的画面。
2,意境表现
通过对比和映衬的手法,营造了既寒冷又温暖、既萧瑟又生机勃勃的意境。寓意了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3,对仗用词
对仗工整和谐,用词结构统一,上下联形成良好的呼应。
出句(平平仄仄平平仄):飞花玉雪寒冬盛
对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日沐红梅瑞气归
再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把酒言欢歌一曲
尾句(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烹茶品赋待夕晖
依诗谱试写一首七绝。
七绝《喜雪》(五微平声)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琼芳玉雪盛冬飞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日沐红梅瑞气归
仄仄平平平仄仄,
把酒言欢歌一曲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烹茶品赋待夕晖(改:余晖)
老师点评:夕晖之“夕”实仄应平,注意遵古韵!该七绝用韵规范,平仄准确,起承转合自如流畅。
意境:盛冬琼花飞,红梅映雪瑞气归,生动形象描述落雪赏雪情景。
情感:简洁诗句,深情表达作者亲近自然热爱生活之情。
艺术:比喻引申抒情自然,意境悠远,语言质朴亲切而动人。
意境与情感完美融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