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禅解《心经》 四

禅解《心经》 四

作者: 开福寺法物流通处 | 来源:发表于2017-12-18 18:36 被阅读0次

    行就是用的意思,菩萨能成为菩萨,是因为有智慧,当智慧产生作用时就是行。

    深般若

    般若的本身就是智慧、清净、远离、明等的意思。

    初得无生法忍、初证无漏智慧的菩萨,已有般若,已能超越生死海,拔除惑智二障,这与世间哲学家所谓的智慧并不相同,故将菩萨的智慧叫深般若。哲学思想的世俗思辨是俗谛,不生不灭的第一义谛,即是深般若的胜义谛。

    《般若经》中弟子问佛,般若的“深奥”是什么意思?般若就是空,就是无相、无愿、不生不灭。

    “空”——由因缘所生的一切法,一定是毕竟空,从因缘观来看,一切现象都是空的。因缘生,因缘灭;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生起时是暂时的现象,在生起的当时就在转变,而终归于空无。从有到无,从无到有,本身就是假的,所以是空。空的意思就是假的,假的原因是因缘,而一切法皆是由因缘而生。从修行因缘观所得到的结果就是空。

    “无相”——《金刚经》及《六祖坛经》都提到无相。相是指心相及物相,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人在执著、分别。执著就是有相,就会不自在;不执著就是无相,就是自在。《金刚经》及《六祖坛经》中都说无相,虽然什么都有,但不执著就是无相。

    “无愿”——菩萨发愿成佛,发愿度众生,发这无上菩提心就是“愿”。一切佛之所以能成佛,一定是先发愿。我们因为是凡夫,所以每日念《四弘誓愿》及《普贤菩萨十大愿》。得到了深般若就不用念了,因为动者恒动,静者恒静,不用发愿,恒在愿中行其本愿。到了无愿的境界才真正的自在;有愿时,时时在念着要度众生,已经度了众生,心中还有自我存在。得神通的人能通行无阻,好似自在,但这是相对的自在,不是绝对的自在,只有已行深般若的菩萨,才得绝对的自在,没有要度的众生及有众生可度的念头。有愿时自我还在,不管是客观的、主观的、自利的、利他的,只要有众生可度,“我”一定是相对存在的。

    自在的人,不等于不存在,诸佛菩萨不执著,得自在,虽然无愿,但是有智慧,当智慧对自己发生作用时,就是得自在解脱的因;当智慧对众生有帮助时,就变成帮助众生得自在的力量。

        凡夫观空并不等于亲证空性。小乘阿罗汉证空性,但仅空“人我”,而未空“法我”,能证人法二空,一定是大乘菩萨所见的不生不灭。

       

    开福寺法物流通处

    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的意思是度、到彼岸度无极、事究竟、超越。

    一个能自在的人,一定是有真正的般若,也就是智慧,如此才能达到自在、解脱的彼岸,就是度脱,就是超越,就是波罗蜜多的意思。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原作者 圣严法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解《心经》 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gm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