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瞭望台
1.会用刻度尺、秒表分别测量长度和时间;
2.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根据参照物的不同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疑问解读
思考 如何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解析
点拨 由小单位向大单位换算应乘10的负指数次方,由大单位向小单位换算应乘10的正指数次方。
(怎样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思考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解析 (1)测量前,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2)测量时,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与被测物的起始端对齐,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
(3)观察时,视线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
(4)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点拨 当被测物体偏小时,直接测量时误差较大,可以采用“测多求少”的特殊测量方法。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在除以纸张数。
思考 比较纸锥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些?
解析 用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1.先落地的纸锥运动得快一些;(这是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在纸锥未落地之前,下方的纸锥运动得快一些;(这是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从纸锥下落的过程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点拨 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都不相同,可以比较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如: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 他们谁跑的快呢?可把时间都转化为1s,比较通过的路程:
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表示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思考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解析 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保持不变,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反映在s-t图像中,为正比例图像);
变速直线运动(如,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的苹果下落时的运动画面)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看出苹果的速度是变化的;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一般是不同的,我们可以用平均速度粗略表示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点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是无关的。
(路程时间图像分析)
思考 什么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析 对于同一个物体,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否则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点拨 在物理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答题导航】
例题1 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 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
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 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
解析 本题应以卡车为参照物,研究旅游车(或小明本人)的运动情况。应选D.
(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常州市第4题)
例题2 一列长360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1800m的隧道,如果火车速度为15m/s,请问:
(1)火车全部通过隧道所需要的时间?
(2)火车全部在隧道中运行所需要的时间?
解析 火车全部通过隧道时所通过的路程应等于“隧道长+火车长”,如图所示:从火车头进入隧道到火车尾离开隧道。
火车全部通过隧道时所通过的路程应等于“隧道长-火车长”,如图所示:从火车头进入隧道到火车头离开隧道。
答案:(1)t1=
(2) t2=
(过隧道类计算题的解析)
归纳与提升
世界是运动的,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息地运动着。
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进行速度的测量,则离不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而运动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直线运动,有曲线运动,有匀速运动,有变速运动,其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形式,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为了判定物体是否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因为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习题
第1题
如图所示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刻度尺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解析
答案选B
A没有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物体的起始端对齐;C有刻度的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D没有放正尺的位置。
第2题
甲物体的速度是72 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 m/s,丙物体在1min内通过1 200 m,比较可知 ( )
A.甲物体运动最快 B.乙物体运动最快
C.丙物体运动最快 D.三个物体运动一样快
解析
答案选D
72 km/h=20 m/s,
丙计算可得速度为20 m/s.
第3题
甲物体的速度是72 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 m/s,丙物体在1min内通过1 200 m,比较可知 ( )
A.甲物体运动最快 B.乙物体运动最快
C.丙物体运动最快 D.三个物体运动一样快
解析
答案选D
72 km/h=20 m/s,
丙计算可得速度为20 m/s.
第4题
乘客坐船逆流而上,他说他是静止的,这说明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解析
答案选B
乘客相对于船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以船舱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第5题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安全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 m/s的速度行驶500 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行驶100 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解析
答案: 4000 m ;10 m/s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平均速度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