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电视基本是个摆设,一年也不开几回。这段时间,她出镜率较高,因为央视很多电视节目都不错,喜欢看的有《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永流传》、《谢谢了我的家》等,央视新闻公众号也会随之推送相关的文章。
“笔底春风殊未老”,这七个字,是在《中国诗词大会》播放期间,我在央视新闻公众号推送的相关软文借来的,取自黄溍的诗《瑶池春宴图》。我断然没有笔底春风的文字造诣,但十分欣喜后面的三个字“殊未老”。因为笔底春风,所以殊未老;笔底春风是技术,殊未老是心境。
这段时日,雨水就像耍赖的娃儿,讹上了天上人间,硬生生下了大半个正月。整个人都要生霉一般,心里都是湿漉漉的。但这两个周末天气都不错,因为上周儿子刚返校,和他约好周日不去看他了。难得天公放晴,既然不去看娃,打算出去晒晒已然要长青苔的生活,虽然咱笔底不能春风,但可以让自己的心灵生风。
于是准备步行至菜场买菜,拿着小区大妈买菜惯用的布袋,配着我的长裙,竟也一点不违和。回到家中,很快三菜一汤上桌,吃完收拾好厨房,睡个美容觉。起床,午后的入户小花园里,阳光正透过玻璃窗,斑驳的洒在榻榻米上,正值花期的雪柳轻盈飘逸。煮杯咖啡,拿了本《萤火虫小巷》,窝在八平米的门口小屋,盘腿在榻榻米上,披沥着阳光,沐浴着温暖,只有偶尔书本翻页的窸窣声,一切这样安静又美好。
光有诗和远方也不是事儿,看着日头偏西,已是四点,收拾收拾,准备进厨房做饭,晚饭之前顺便包了点烧卖。
和娃约好这周日去看他,谁知这娃中途生病,接回来在家休息到星期五才送回学校,又与他约好周日不去看他了。
这么好的阳光,心底生风不够,还得足下生风。于是和好友一家约好出去转了一圈,结束看时间中午一点,想想还是问了声正家长:要不要去看儿子?当爹的无可无不可的来了句,随你,你想去就去。于是调转车头,往儿子学校。
因为不知道我们要去,赶紧在放学之前站在学校门口等他。下课铃响,走出教室的儿子,一眼看到了我们,像扎了个猛子一样,瞬眼就到了跟前。像往常一样,走走转转说说,问一下这几天的情况,陪他吃了饭,买了点水果,送他回学校。
回来的路上,一路往西,夕阳隔着车窗,霞光辉映,映照在我的脸上,眯起着眼,车里如春日般温暖。路边的大树在倒车镜里飞掠而过,不知名的鸟儿,栖落在枝桠间,树头上。陶渊明笔下有“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文人墨客如他,笔底生风;而我,见此景,念他情,算是心底生风了。
突然,心情就像洒泄了午后这一抔阳光,轻快了起来,恬静安然。
没有笔底春风,但有脚下生风,心底生风,这风一样的女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