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汾酒张琰光:一颗感恩心,大爱助诗魂

汾酒张琰光:一颗感恩心,大爱助诗魂

作者: 心有灵犀一点即通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14:16 被阅读0次

2018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国唐史学会、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联合主办的杜牧文化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中国唐史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西安市长安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全国50多家媒体的记者出席研讨会。名家云集,共襄善举。

汾酒集团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作了重要发言。

张琰光说,一千多年前,清明时的冷雨让杜牧感觉到瑟瑟凉意,而杏花村的美酒让他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一千多年后,缺乏保护的杜牧墓,车马寥寥,一片荒凉。得知此事后,我们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带着的满腔诚意来了,希望能让杜牧再次感受到温暖。

张琰光表示:各位领导及专家提供的宝贵资料和中肯建议,让我们获益匪浅,收获良多,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诗酒精神、弘扬杜牧文化的信心。

对于传承诗酒精神、弘扬杜牧文化,张琰光认为有三点收获、三个态度和大家分享。

三点收获:

一、杜牧墓在长安区司马村是毋庸置疑的

无论是杜牧的《自撰墓志铭》,还是历代古籍,都明确记载了杜牧“葬于少陵司马村先茔”之事。清嘉庆年间编修的《咸宁县志·陵墓志》记载“杜牧墓,葬少陵原司马村先茔,自为墓志。”历史上的咸宁县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市长安区。1999年出版的《长安县志》则进一步补充道:“其(杜牧)墓建国后尚存,在司马村西南,高约7米,面积约1亩,墓顶有一大树,60年代遭平毁。”

2012年公布的《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西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通知》正式认定,杜氏家族墓即位于长安区大兆街道司马村以西,其中,杜牧及杜淹、杜如晦、杜济等均祔葬司马村祖茔。2018年9月30日,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与长安区人民政府共同落款的“杜氏家族墓地”碑正式在司马村树立,此处将作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受到保护。所以说,杜牧就葬在司马村是有史为证,毋庸置疑。

二、保护杜牧墓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今天来到现场的不仅有研究杜牧的专家,还有很多为保护杜牧墓迹、弘扬杜牧文化奔走呼吁的热心人士,他们做了大量工作,再次,我要向这些热心人士说一声:谢谢你们!保护杜牧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善事,对于汾酒集团而言,保护杜牧墓是感恩先贤,践行社会责任的公益之举;对于长安区而言,保护杜牧墓是弘扬文化,助力文旅发展的份内责任;对于杜牧墓所在地司马村而言,保护杜牧墓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乡村文化品牌的良好契机。今后,希望我们能够为杜牧文化的弘扬齐心协力、携手并进。

三、弘扬杜牧文化大有可为

在文学史上,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但这主要是其在唐诗方面的成就。仅就诗歌而言,杜牧的诗或豪迈,或香艳,既能针砭时弊、遣愁抒怀,又能风华流美、游戏人间,但无论哪一种诗都相对通俗易懂、广为流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每一首诗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因此他有着庞大的粉丝基础。

诗歌之外,杜牧在赋、古文、书法等方面都是高手。杜牧出生于官宦世家,年少时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参加科举考试以一篇《阿房宫赋》令洛阳纸贵、粉丝潮涌,另外还熟谙兵法,是颜值、才华和实力集于一身的文武双全人才。只是生不逢时,被卷入长达40年的党争,报国无门、建功无路,反而成了风流诗人的代名词。这样一位被低估的文豪、被排挤的政治家、被追捧的文学偶像、被争议的风流诗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一座珍贵的文学宝藏,开发潜力巨大,价值无可估量。

三点态度:

一、敬杜牧,汾酒是真诚的

杜牧千年前的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让杏花村的美酒之名再次传遍大江南北,成就了汾酒6000年历史上的又一次辉煌。为了纪念杜牧,汾酒集团将他尊为“汾酒十贤”之一,并在杏花园林中塑像立碑,供人瞻仰纪念。每年清明,汾酒集团还会举办纪念杜牧的主题活动。在今年的清明节前夕,十余位唐史专家、大学教授一起走进杏花村汾酒生态园区,穿越千年,梦回大唐,饮酒赋诗,对话杜牧,并用无可辩驳的铁证,证明了杜牧的《清明》诗就是写在山西杏花村。

除了纪念活动,汾酒博物馆里还收藏有诸多与杜牧《清明》诗有关的文化珍品:现代书画大家董寿平草书杜牧《清明》诗,苍劲刚健,古朴潇洒;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关山月1978年绘《清明诗意图》,集名酒、名诗、名画于一体,广为名家称颂;著名诗人阮章竞1980年9月到汾酒厂采访时写道:壮岁尝酲竹叶酒,晚年始见杏花村。何须拷问清明句,白露芳销四海魂;“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谢觉哉来汾酒厂参观时欣然题诗:逢人便说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闻。草长莺飞春已暮,我来仍是雨纷纷。这些跨越几十年的收藏也充分说明,汾酒对杜牧的感恩不是头脑发热式的跟风炒作,而是一以贯之、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

二、做公益,汾酒是认真的

汾酒集团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型国企,始终坚持做社会公益事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多项公益活动,如:“汾酒杯”全球华人华裔文言文大赛、“汾酒杯”《山西古村、古街、古院》全国摄影艺术大展,“汾酒杯”山西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表彰大会,雅安地震捐款,以及汾酒爱心书屋、高校助学等活动。汾酒集团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公益事业,踏踏实实做工作,实实在在做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所以说,做公益事业,我们是认真的;弘扬杜牧文化、保护杜牧墓的想法,我们是真诚的。

三、做文化,汾酒是专业的

杏花村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诗酒天下第一村”之美誉,是中国酒文化的发祥地。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的历史人文环境,神奇独特的酿造工艺,积淀形成了汾酒丰厚的文化底蕴。千百年间,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关汉卿、傅山、袁枚等文豪都钟情于汾酒,进入现代,鲁迅、郭沫若、巴金、金庸、启功、乔羽等文化大家纷纷笔溢清香,尽情抒发对汾酒的喜爱之情。

汾酒不仅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修建了白酒行业最早、最大、最全的酒文化专题博物馆,还举办了做了诸多文化活动,如“南绍北汾双雄会”、“一五一十说汾酒”“工匠汾酒”等系列宣传、“汾酒杯山西赋”赋文学大赛、“名家采风杏花村”等活动得到了广泛认可,“行走的汾酒”汾酒文化大巡展从汾阳出发,在国内,走到了济南、郑州、杭州、呼和浩特、上海等地,并于昨天走进了古都西安;在国外,从美国走向到波兰、俄罗斯、意大利、比利时等地。汾酒集团希望能够利用自己丰富的文化打造及宣传经验,为弘扬杜牧文化尽心竭力。

汾酒集团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良的公益传统,以及对杜牧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爱戴,我们十分渴望能为杜牧文化的弘扬多做贡献,也希望社会各界能携起手来,让一代文豪的诗文传承,让其享誉四海诗酒豪情再焕新生机,再添新活力,为后人留下一份世代相传的宝贵文化遗产,俯仰无愧,永远砥砺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汾酒张琰光:一颗感恩心,大爱助诗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lb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