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我看了央视新闻发的《急转!这些都是“霸王条款'!》,其中有很多条都有遇到过。比如购物时,特价、促销商品概不退换;比如餐饮娱乐篇,禁止自带酒水……
之前我可能意识不到,吃个哑巴亏,什么都不做。可是我看到微博上的九图时,心里想,如果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自己会不会据理力争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很有可能不会,顶多就是转身走人再也不来这家。
再越来越多人想成为网红的年代,肯定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出头。即使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正当的“吵架“,他们讨厌在大街上被人围观,讨厌在公共场合和人理论,讨厌成为一个被注意到的人。记得我们老师说,她当时由于时间太急,想插个队,和很多人解释了原因,结果一个外国人说了一句“你们中国人就是不守规则”之类的话,她当时很生气:“我确实做错了,但是她凭什么上升到国家高度呢”,结果我亲爱的老师并没有和其争论,她说:“你们老师活了这么大岁数,就怕现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发视频的年代,我可以充当很多角色,但是我害怕成为网红。”
再讲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这里的很好有两个意思,一是我的关系和她特别好,一个是她这个人真的是非常非常善良,好到公交车上有人站着她就不愿意坐着的程度。她,堂堂法律系的学子,竟然去兼职了一个月没有领到工资!
“后来回去一翻课本,兼职根本不用试用期的“她说。可是,她就因为试用期这三个字白给别人做了一个月的事情,任劳任怨。我皱着眉头,心里在想她以后该怎么办。她说她懒,不想再过去和人争论;她说她不善于和人理论,不喜欢吵架。好像和我一样,可是如果我是她,被人欺负到这个程度,我一定会有力地反击。有些时候,不该安静,安静,是被欺压的另一种形式。
为什么,要把利益让给那些犯错的人呢?仅仅是因为自己喜欢安静忍让吗?!
我为什么不愿意和人去争论,是因为他们做的事情还在我能忍受的范围内。记得在某乎上看到一个人因为火车餐饭的一根头发得到了1500的赔偿,我很佩服那个人的取证和对法律的熟练运用。是的,我不是法律系的,我不会注意这些小小的细节,而且也觉得麻烦。但是我心里是为这个人点赞的,因为他可以有精力和能力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沉默的大多数人,并不会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
作为一个课上几乎不回答问题的人,虽然没有什么利益需要得到。但是,确实,该积极主动一些了。不知道你是不是也不喜欢回答问题,不喜欢提出问题,不喜欢会议的发言,不喜欢说出自己的意见。因为害怕嘲笑?因为害怕回答得不够好?可是,只要是你,站起来,就是与他人与众不同的一步。
人生在世,为欢几何?何必在意那些人,想说就说。有些时候,不该安静,更不该忍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