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就被朋友的电话吵醒了,很不开心,但话音一落,瞬间就开心了起来。
原来朋友打电话是叫我起来买书了,知道我喜欢买书,担心书香节买书的人很多,怕我买不到自己喜欢的书,所以着急吵醒了我。还一个劲儿给我说对不起,对不起,吵到你睡觉了。
我说,没事儿,没事儿,我还得给你说谢谢呢!
于是,我们就开始了语音讨论,我问她都收藏了些什么书,她说的书基本上都是排行榜考前的一些书籍。
她问我这次想买点什么书,我说我收藏的书有点多,但我看了一下还是和兴趣有关的书籍多,这次想买点自己专业方面的书看看。
突然,她给我说,快去看群里(我们共有的一个喜欢买书看书的群)……我以为发生了什么,结果全都是在晒书单,晒订单,讨论怎么买更划算。
我们笑了,原来我们行动不是最早的,不过好像我们俩夸张了一点,还打着电话,催促对方买书。
于是,我们就一些书简单讨论了一下,然后我问她,下单了吗?
她说,已经下了一单了。
我追问道,多少钱?
她说,还好,才234元。然后她问我,你呢?
我说,还没,这有些书不在一个活动里,还不好买,等我想想看,再去凑一点书。
她说,她还有好多想买的书。还要买,还叫我再推荐一些书。
我忙着筛选自己的书单,于是直接一个截图发过去,她居然问都不问直接就下单了。
我笑了,但更多的是佩服和理解。对于舍得买书,愿意花时间看书,以此来提升自己投资自己的人,这样的人不会差到哪里去?
那一刻,我想,这也许是我们能成为好朋友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这倒也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朋友:某天微信突然叫我推荐一本书给他。说想提升自己,因为最近太迷茫了。
我想了想,刚好最近自己看的一本书挺适合他的,于是就推荐给了他。
两分钟不到,他给我发消息说,这书太贵了吧,要88元啊。然后问我,有没有便宜一点的书推荐给他。
那一瞬间,我很想说点什么,但觉得没有必要。
因为,在我看来买书是一种投资。买书不舍得花钱,是很傻的一种消费观。更何况,我知道他的每双耐克运动鞋都不低于800元一双,如今一本88元的书,他就嫌贵了。
要知道,也许书里面的某一句话,就能改变你一生,带来数不尽的收益,区区88元……我不知道他的消费观是什么,但我肯定,不敢苟同。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你把一个领域里,十本代表作都看完,就会成为对这个领域小有了解的「专家」,也不过只要三五百块,难道还有比这更划算的投资么?
家有良田,可能要被水淹掉,家有宫殿,可能要被火烧掉,肚子里的文化,水淹不掉,火烧不掉,谁都拿不走。
人这一生,一定要有别人拿不走的东西。我想,那一定是属于你脑袋里的知识,这个别人是真的拿不走的。
曾经,一个经常和我吐槽自己夫妻关系不和的一个朋友问我,你为什么还要读书,这不是已经毕业了工作了吗?读那么多书,你不照样还是要嫁人,还是上班吗?
我想了想,回复他:
读书是为了将来和我的爱人不止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谈论琴棋书画诗酒花。
我问他,这个答案你还满意吗?
他说,我没读书还不是可以一样和我老婆讨论啊。
我……没再说什么,留下一句,我要去忙了,匆匆结束了对话!
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多读点书你或许就知道你们的婚姻问题出在哪里了。和自己妻子吵架,每次都是妻子的不对,殊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但,我没好意思讲,毕竟人家的家事,与我无关。
一个人每天都在看书,或许可能记不住什么。但我们要相信,时间一长,在潜意识里会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曾经,有人写信给杨绛,表达内心的困惑。
杨绛回复: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当然,这也是现在年轻人的通病:想得多,做得少。
换个想法:我们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其实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有经历了才会成为你的阅历,最终形成你的格局。
而正是这些无形的事物,让我们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的同时,看待自己的人生和这个世界。
就像现在疫情当下,多读了几本书的人就不会人云亦云去网上附和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会因为疫情的某些观点和键盘侠争论不休。
这个时候就能很好的回答一些朋友的问题:读书并非为了雄辩和驳斥,而是在遇见问题的时候自己可以多一些思考和权衡,少一些盲从和轻信。
其实,生活的一切不解与疑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对抗平庸,读书都是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
好了不说了,去看书了。
文——安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