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zhuanlan.zhihu.com/c_134332007
四十九章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没有主观成见,以百姓的意愿为意愿。善良的人,善待他;不善良的人,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向善。守信的人,信任他;不守信的人,也信任他;这样可使人人守信。
圣人立身于天下,收敛自己的主观成见和意欲,使人心思化归于浑朴,百姓都投注他们自己的耳目,圣人却孩童般看待他们。
体悟:
◎圣人的心在何处?
圣人无私心,且永远,不追求个人享受,也不追求个人利益。
圣人把百姓的思虑当自己的思虑,乐百姓之所乐,忧百姓之所忧,以天下苍生为念。
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顺理成章: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得道者,对百姓理解、体恤、尊重、爱护。
圣人无我!圣人的心在天下,在百姓。
◎圣人无心,为何又要浑其心?
因为百姓皆注其耳目,注其耳目就会滋生私欲、智巧等,注其耳目是天下昏乱的根由,所以圣人皆孩之,使百姓的心志回归质朴。
◎本章先后三处出现“圣人”二字,极言圣人博大的胸怀、慈悲的心,百姓心、善不善者、信不信者,浑其心、孩之。是一章中出现“圣人”二字最多的章节,圣人始、圣人终,圣人出现处皆与百姓、天下相连,以善信之德治天下。
◎全文出现“圣人”二字共29处,频率极高,因重视而反复强调,层层深入,层层展开,身国兼具,构建阐述了一套圣人之道修炼体系。圣人犹大道,“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本章版本疑问:
☆“圣人恒无心”句,帛书本作“圣人恒无心”,王本等作“圣人无常心”,常通恒,义相近,是“恒无心”还是“无恒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也。”句,“吾”字要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