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44】文慧:《大学》第七课学习生活小感悟

【544】文慧:《大学》第七课学习生活小感悟

作者: 文慧的心童年 | 来源:发表于2023-06-13 11:05 被阅读0次

    2023.6.13,坚持写文章544篇,为以后开一家有温度的育儿主题书店做准备!

    专注于亲子阅读7年,希望可以快乐育儿,助力孩子拥有可以幸福一生的心童年,并在育儿的路上疗愈自己童年的心。

    《大学》第七课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大学》第七课译文

    之所以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矩之道”。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矩之道”。

    《诗经》说:“使人心悦诚服的国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诗经》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重着你。”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不谨慎。稍有偏颇,就会被天下人推翻。

    《大学》第七课是在原来修身齐家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了治国平天下的角度。讲解平天下要看君主如何治国,治国者应该怎么做,怎么对待老百姓,由上而下的影响。《大学》由内到外的,由微观到宏观的,重复的讲,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转化,可以让所读的人从各个方面去理解吸收。

    这课最让我感悟很深的一句话是——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此之谓絜矩之道——如果厌恶上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下面的人;如果厌恶下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上面的人;

    “絜矩”指的是量具,“絜”指的是量尺,量那个角度的一个工具,那“矩”是画直角或者方形用的一个尺子,其实这里面的一个意思就是代表了法度和法则。我们应该遵守该遵守的法规和道德规范,告诉我们做人的一个基本的道理,做人的基本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前总听“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别人怎么多我,我就怎么对别人,今天学了发现,结果会造成了更大的伤害,造成了更多的熵,造成了更多的矛盾。

    如果不满意别人做了这样的事情,或者对一件事情这样的处理态度,不要去效仿他接着去这么做,因为这么接着去做,也会得罪更多的人,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得不偿失,相当于你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修好自己,坚持自己该坚持的原则。

    我们看到不好的东西,看到不好的行为,我们应该是从自己的这个环节,开始把它给终止掉。孙岩老师说,“絜矩之道”它也是君子的修行,对自己的一个要求。

    我们要慢慢去懂得——你怎么对我,跟我没关系,我怎么对你,跟你也没有关系,我是对我自己的行为负责,我是对我自己的要求这样,我对每一个人都是很好的,我的发心都是善良的,我对每一个人都应该是恭敬的、尊重对方的。当我尊重了所有的人,所有的人会更加尊重我。

    “絜矩之道”它的维度更高,对自己的修行要求。对你好,是我自己的修养好,与你无关,我不光这样对你,我对他人都是一样的,在佛家的修行里面,叫做“消除分别心”。

    虽然“絜矩之道”做到很难,但是修行不就是一点一点的去让自己更好吗,在实践中修自己,在生活中修自己,在与人链接时修自己。

    期待与你一起成长:心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做一个温暖的人,浅浅笑,轻轻爱,稳稳走!让生活有质,心里有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44】文慧:《大学》第七课学习生活小感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pi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