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帝国定型》| 段文强解读

《帝国定型》| 段文强解读

作者: Zgmdada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16:08 被阅读0次

    中国和美国不一样,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绿色生态高品质发展,需要做的思考与实践,决策者的视野和见识格局决定了中国事业和人类进化的出路。

    国家怎么生存的思考能力,需要智慧,需要认清现实,需要发展政策。

    《帝国定型》| 段文强解读

    关于作者

    徐弃郁,国防大学教授。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研究和讲述19世纪末美国如何完成国家转型的书,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讨论一个问题:美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崛起的?

    在作者眼中,这10年对于美国的意义,就有些类似于“万历十五年”对于明朝的意义,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什么要紧事发生,“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不过,和万历十五年不同的是,万历十五年是明朝衰落的节点,而1890到1900这10年是美国崛起的节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19世纪最后的10年中,过去一百多年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整个国家都需要“战略转型“,而正是这一次转型,奠定了此后美国崛起的基础。所以,这本书才用“定型”这两个字,来定义这10年。

    核心内容

    第一,在19世纪末,美国究竟遇到了怎样的危机?当时的人,是如何看待和讨论这场危机的?

    第二,美国为了度过这场危机采取了哪些关键的战略决策?在实施了这些决策之后,美国总体上完成了怎样的转型?

    第三,这一段一百多年以前的美国历史,对于我们理解今天的世界,有什么样的帮助和启示?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帝国定型》,作者是国际政治学博士,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徐弃郁教授。这是一本研究和讲述19世纪末美国如何完成国家转型的书,所以副标题叫“美国的1890—1900”。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讨论一个问题,就是美国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崛起的?

    我们都知道,美国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一直保持着超级大国的地位,因此关于“美国崛起”的研究和讨论,一直都是热门话题。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一般都聚焦于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所带来的影响上,比如南北战争、一战、二战等等。而从大的历史脉络来看,1890到1900这10年并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事件,更不要说“转型”了。

    但在作者眼中,这10年对于美国的意义,就有些类似于“万历十五年”对于明朝的意义。也就是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什么要紧事发生,“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不过,和万历十五年不同的是,万历十五年是明朝衰落的节点,而1890到1900这10年是美国崛起的节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19世纪最后的10年中,过去一百多年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整个国家都需要“战略转型”,而正是这一次转型,奠定了此后美国崛起的基础。所以,这本书才用“定型”这两个字,来定义这10年。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三个部分,来讲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看看,在19世纪末,美国究竟遇到了怎样的危机?以及当时的人,是如何看待和讨论这场危机的?

    第二部分,我们再来看看,美国为了度过这场危机采取了哪些关键的战略决策?以及在实施了这些决策之后,美国总体上完成了怎样的转型?

    第三部分,我们最后来讨论一下,这一段一百多年以前的美国历史,对于我们理解今天的世界,有什么样的帮助和启示?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说第一部分内容,19世纪末的美国危机。

    在21世纪之前,美国遇到过两次“经济危机”,一次就是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还有一次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19世纪末危机。从现象上看,这两次危机都差不多。首先这两次危机在爆发之前都没什么征兆,不仅没什么征兆,甚至大部分人都对未来非常乐观。1929年乐观的表现就是股市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时股票的总价值相当于美国一年生产总值的10到20倍。而1890年的乐观就是,整个美国基础建设的爆发,比如仅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美国的五大铁路线就全部建成,铁路总长度世界第一,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英国。其次,危机爆发之后,对整体经济和民生有严重的影响。

    “大萧条”期间,美国接近1/3的人处于负资产状态,而且几乎没有收入来源,数千家企业破产。而1893年也好不到哪去,仅失业工人就高达300万,600多家银行破产,北太平洋铁路公司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相继倒闭。和“大萧条”时期一样,美国经济眼看就要到崩溃的边缘了。不过,虽然表面上的现象很相似,但两次经济危机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第一,“大萧条”是世界危机,而19世纪末的危机仅限于美国,这个不用多说。第二,“大萧条”的本质是资本社会的金融紊乱,是一场真正的“危机”,但19世纪末的那一场,表面看是危机,但实际上只是一个“瓶颈”。下面,我们就重点来说一说这个瓶颈。

    我们都知道,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的经济出现了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让美国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国家,迅速转变成一个可以同英国比肩的工业经济大国。到了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 GDP 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是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让美国人完全不知所措,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分析经济危机,并提出解决办法。最早对“经济危机”做出系统回应的是当时的历史学家特纳(Frederick Jackson Turner),他综合欧洲的贸易快速增长和美国过去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得出一个叫“边疆说”的结论。

    特纳认为,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在过去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边疆的不断扩大与开发,大英帝国之所以在全球拥有支配地位,是因为它拥有广袤的殖民地,而美国在过去几十年能获得经济的快速发展,完全是因为美国人对西部边疆的拓展和深度开发,也就是“西进运动”。而现在,美国的西部边疆已经拓展到太平洋了,无法进一步拓展。同时,对边疆的开发,也已经到达相当深的程度,进一步开发的空间也已经基本没有了,理所当然的会陷入“危机”和“停滞”当中。所以特纳会在论文中说道:在美国宪法下生活一百年后,边疆地带消失了。伴随着它的消失,美国第一阶段的历史结束了。既然问题出在边疆上,那就解决边疆问题就可以了,所以在特纳看来,美国要度过眼前的危机,只要想方设法的“开疆拓土”就可以了。

    特纳的说法,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就算特纳的理论是对的,美国也不可能再拥有大规模开拓边疆的机会,因为首先当时的世界格局已经基本确定,想要进一步开拓边疆,就必然会引起很大的国际争端。仅仅吞并夏威夷,就已经让美国疲于应付了,何况其他的呢。

    第二个问题是,特纳的理论本身也有问题,如果美国真的是受限于边疆的话,那发展空间的不足,最多引起经济的“停滞”,而不是深度的危机。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就不多做解释了。所以特纳的理论,既在基础上不正确,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因此,在美国为什么会进入危机这个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继特纳之后,对这个问题提出新见解的是另一个历史学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不过,虽然同为历史学家,与特纳不同的是,马汉不光有学术背景,他还曾经当过海军。也正是因为有海军背景,马汉的视野才能超出美国内部。在马汉看来,美国的经济危机其实并不是危机,而仅仅是“瓶颈”。美国经济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陷入衰退,主要是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产能爆发。

    这是什么意思?马汉认为,因为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内的种种原因,造成了社会产能和社会需求的不平衡,特别是在新一轮大规模基础建设完成之后,美国国内的产能需求进一步收缩,从而引发了经济危机。以当时的钢铁行业为例,当时美国的钢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国内铁路的快速建设,但是当铁路建设告一段落的时候,国内市场不足以消化如此大的钢产量,因此会出现工人大规模失业的现象,而铁路公司也因为没有新的工程而破产,那些贷款给铁路公司的银行也受到牵连,经济危机由此而爆发。

    当然,消费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也不仅仅限于钢铁行业。所以,马汉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国内的消费增长,跟不上蒸汽机带来的生产的增长。根据马汉的理论,虽然美国之前的快速发展和“边疆”有很大关系,但此时的“危机”却不是边疆的限制引起的,所以进一步的扩大边疆并不能解决问题,真正需要解决的是需求市场的限制。也就是在内部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如何释放过剩的产能。而此时此刻,美国内部的市场已经饱和,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只有一个,就是开拓海外市场。

    好,问题分析到这里,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海外市场如何开拓的问题了。在过去,开拓海外市场一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占据殖民地,也就是对某一地区实行全权控制,然后把它当作本土之外的海外市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治下的印度。印度原本是英国最大的茶叶产地,而在英国的茶叶产能过剩之后,印度又被英国有意识的改造成茶叶的主要消费地区之一。但是马汉认为,这种模式对于美国并不适用,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在意识形态上,当时的美国人对于殖民地并不认同。第二,对于美国这样地大物博的国家来说,殖民地的性价比不高,美国需要的只是消费市场,而不是像英国那样需要原材料。第三,在19世纪末的时候,全球的殖民地格局,已经被欧洲的几个老牌帝国瓜分完了,美国要想拓展殖民地,就必须和英、法等国展开对抗,就像后来的德国那样。所以,在马汉看来,美国不需要花费大力气开拓殖民地,而只需要不断地扩大国际影响就行了,至于具体该怎么做,我们第二部分再详细说。

    总之,在当时看来,马汉不仅找到了导致美国“危机”的真正原因,还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不同于过去的全新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美国19世纪末“危机”的本质,是生产力过剩。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不是像过去那样疯狂的开拓殖民地,而是要拓展真正的经济影响力,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一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

    现在,关于“危机”本身的成因和度过危机的理论思路都已经找到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种理论实现,让美国真正的度过危机,成功转型。这是我们第二部分要讲的主要内容。

    对于当时的美国来说,要想实现马汉的理论,必须完成两个步骤,第一是国内的政策调整,第二是国际的战略调整。先来说国内政策调整,首先需要调整的就是关税。在1890年之前,美国的关税策略大体上是全面保护主义策略,也就是无论进口关税还是出口关税,都实行高税额政策。大体上来说,这种政策,在美国内部市场尚不饱和的情况下,既阻止了外部商品抢占美国市场,又减少了美国商品在没能充足供应国内市场的情况下,大量出口。可以说,这种关税政策是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随着美国内部市场的饱和,“保护主义”的关税政策就失去了意义。一方面美国内部市场已经稳定,就算国外商品进入美国,也无法形成大的竞争威胁,反而会刺激市场的活力。而更重要的,此时的美国需要进行出口刺激,那就必须要降低关税成本。也就是说,降低关税是这一时期政策调整的总趋势。不过,所有的政策调整,都不是,也不能一步到位。政策调整的第一步,是在保护主义的基础上,施行“互惠型”改革。

    “互惠型”的关税大体上还是维持了高关税政策,但和全面高关税不同的是,第一,对商品进行分别对待,比如当时美国低端棉花的产量已经过剩,那就降低关税;而高端棉花市场依然不饱和,所以就提高关税。第二,对国家区别对待,就是如果某一国家降低对美关税,那美国也降低对该国家的关税,也就是“关税对等”,这也是“互惠型”关税的主要内容。

    总结来说,“互惠型”关税政策的优势在于,最大可能保护美国的市场与产能,保持生产力的经济优势。然后再利用这个经济优势,通过“互惠政策”对周边国家进行经济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到1892年的时候,大部分拉美国家都和美国签署了“互惠协定”,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贸易网络。

    但从根本上来说,这种政策对美国当下的“危机”,起不到根本性的正面作用。因为有限的“互惠型”国家,还不足以帮助美国释放巨大的产能。所以,在基本达到第一阶段的目的之后,美国的关税政策,开始从保护主义变为全面开放。1893年末的时候,美国通过法案,平均将进口税下调了18%。其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到了1895年的时候,美国的出口总额,超出之前平均数的两倍。书中用了“开闸泄洪”一词来形容关税改革后美国的国际贸易形式。不仅如此,关税改革除了有效地增加美国产品的贸易额之外,也改变了美国的商品结构。在过去高关税时代,美国出口的大多是真正过剩的产品,主要是农副产品,但是在加入国际贸易竞争之后,美国基础工业的竞争优势开始体现,工业品的出口渐渐的超过了农产品,等于是一次重大的贸易转型。

    关税改革只是美国转型的第一步。在我们的印象中,国际贸易是一种纯商业竞争,但是这种情况实际上只是“二战”之后的普遍情景,在此之前,贸易扩张和军事保护是直接相关的。“大英帝国”之所以能控制全球的殖民地和贸易,和它的海军实力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就像我们熟知的那样,英国之所以能从西班牙手里获得贸易霸权,是因为击败了“无敌舰队”。所以,尽管美国并不想拓展殖民地,但是发展海军还是有必要的。当然,美国在这一时期发展海军,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海军实在太弱了。1880年美国只有48艘老式军舰,总体实力甚至不如同时期的智利。

    简单来说,这一时期的海军扩建也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简单对海军数量和设备进行翻新和扩充。在这期间,美国新造了多艘战舰,扩充了2/3。尽管扩充的规模和比例都不算小,但是对于当时的美国来说,还远远不够。在“危机”之中的美国,需要的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军队扩充,而是需要海军的战略转型。简单来说,就是从“近海防御型”转型为“远洋进攻型”。在新扩充的30艘战舰中,最大吨位的两艘都是“海岸主力舰”,只能近海防御而不适合远洋作战,整体实力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在1889年的一场英、德、美的海军对峙中,美国的3艘主力巡洋舰居然全部因飓风而沉没。

    所以,从1890年开始,美国海军正式进入战略转型阶段,对标欧洲海军强国的标准,在经济危机期间,持续增加海军投入并连续通过相关法案。结果是在两年之间,就建造了5艘吨位超过一万,可执行远洋任务的主力舰,之后又组建了著名的“大白舰队”。在20世纪第一个10年之中,美国的海军在实力上就一跃成为全球顶尖水平。

    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就是美国所做的内部调整。政策的转型是从“保护主义”到“全面开放”,海军的转型是从“近海策略”到“远洋策略”。在这两个基本政策都完成之后,美国就开始谋划对外战略了。首先,和欧洲国家不同,美国并没有选择在大西洋地区展开竞争,而是选择了拉丁美洲和太平洋,策略就是在贸易和军事的配合下,尽可能地对这些地区的国家进行干涉和影响,例如夏威夷就是在经济和军事的双重影响下被美国兼并的。对于智利和尼加拉瓜等国家,美国则通过干涉内政的方式,达到影响和控制的目的。

    注意,美国的这种模式和欧洲的殖民模式很不一样,此前的欧洲殖民就是控制和占领大量的土地和人民,但是根据马汉的理论,美国不需要整块的殖民地,而只需要辐射和点控。也就是指控制一个小块地区,然后对周边进行辐射式的影响,而不是大面积的占领和控制。例如对于拉美地区,美国虽然干涉或施压,却不占领,而对于太平洋则主要是点控。兼并夏威夷不是因为夏威夷的人口和资源,而是它的地理位置。同样,对于后来的菲律宾,美国也不热衷于占领,而只是建设一两个海军基地。体现这种政策最明显的事件,就是1921年签署的“九国公约”,其中八国都是和中国有不平等关系的列强,比如英国、日本,剩下一个是中国。当时大部分列强对中国还是有很强烈的占领和殖民欲望,但是美国却力主保持中国的“主权独立”,各国“机会均等”的原则。

    也就是在这种经济、外交和军事的基础上,美国迅速地完成了对太平洋和拉美地区的控制。真正的从一个“美洲国家”崛起成为“太平洋帝国”。而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不可避免地会和英国发生冲突。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已经几个世纪了,但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英国也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最主要的衰退原因,是海上霸权受到了来自法国、德国、俄国、美国等国家的冲击和挑战。例如在地中海地区,英国就有遭受法国和俄国两面夹击的危险,而美国和英国的冲突主要发生在美洲。

    在美洲,英国原本有很强大的影响和控制,例如加拿大一直是英国的“自治领”。但在受到多方挑战之后,英国对加拿大的保护、控制和影响都比较薄弱,旁边的美国可以随时入侵和占领。而在拉美地区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美国兴起之后,就在这两个地区对英国发起挑战。过程比较复杂,最终的结果是英、美都不愿彼此之间发生真正的冲突,而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合作和解。英国承认美国在西半球的影响,从而停止两个国家从“独立战争”以来的对抗状态,开始合作。

    从此之后,美国开始不断地介入和影响国际事务,扩大其经济、政治的影响力,而短暂的19世纪末危机也被轻松度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从一战、二战、冷战到今天,美国一直在延续19世纪转型的国家战略,因此作者采用“定型”两个字来定义这一时期的美国历史。经济上从“保护主义”到“全面开放”,军事上从“近海防御”到“远洋进攻”,对外政策从“殖民统治”到“点控辐射”,这一系列的转型奠定了美国崛起的基础,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

    再来总结一下,为了应对“19世纪末危机”,当时的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两个方面做出了重大“转型”。经济方面是在相对于周边国家有贸易优势的情况下,通过关税的调整来扩大经济影响力。而军事的作用是从“近海防御”转变为“远洋作战”,以此来实现世界影响力的扩张。这就是我们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

    说到这,我们已经对“帝国定型”这个概念有了全面和直接的理解。可是无论这场转型有多么重要,也无论它对美国有什么影响,这都是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了,在一百年之后,我们在回顾和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除了能知道美国的崛起关键之外,还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第三部分,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在详细的讲述这个话题之前,我们要先讲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作者在最后一段中写了这样一句话:历史与现实之间永远是一种深层的互动关系,所以历史观本质上也是世界观。但是,两者只能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相互映现,而不是庸俗化的对照。

    这句话讲的就是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的问题,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作者用当时的视角、眼光和需求对过去的历史进行重新架构和解读,因此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才会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用这样的方式去写历史,历史总会体现出和当下的关联,这就是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但这种互动,仅仅是一种映照,就仿佛真实世界与倒影的关系,最多是相互参照,而不是循环再现。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尤其如此。

    可以说单就历史而言,美国是最具有独特性的国家,从它的建立到它的崛起,过程中大部分环节对于其他国家而言都是不可复制的。就拿帝国定型这段历史来说,单就国内市场一项,其他欧洲国家就无法复制,因为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都太小了。经济史学家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就说过,在南美洲的白银大量的流入欧洲之前,欧洲是处在全球贸易边缘化地位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没有足够的资本和市场来撬动和影响贸易。所以,欧洲各国从一开始就必须疯狂的进行海外殖民和贸易扩张,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和市场。在拥有足够的生产资料和庞大的需求市场之后,整个社会加大生产力的发展和投资,最终引发了“工业革命”。也就是说,所有的欧洲国家其实是先进行殖民扩张,再实现社会生产力增长的。但美国和欧洲则完全相反,它是先实现社会生产力增长,再进行海外扩张的。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美国拥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所以,我们看到,美国不仅很轻松的度过了19世纪末的经济危机,而且还很迅速地完成崛起,从一个影响有限的地区性国家,转变成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国家,这种崛起的持续性一直影响到今天。这些都是美国的独特性所在,以及为什么不可复制的原因。而如果抛开这些原因和背景不谈,单纯的比较美国和其他国家与文明的优劣,比如认为美国的政治比英国更先进,或者认为美国的崛起完全是因为开放的市场经济,都是作者所说的“庸俗化对照”。

    就拿经济政策来说,我们不能只看,美国后来低关税的开放性,而忽略了之前“保护主义”政策的作用。同样,如果不是经济政策和现状相匹配,也就是美国的生产力无法应对广阔的国际市场,像后来的德国那样单纯的扩充海军是没有意义的。同样可以作为参照的还有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本意,其实是想复制欧洲的“殖民模式”,但“殖民时代”在20世纪初,准确地说是在一战之后,就开始衰退。连曾经的大英帝国,都陷入了殖民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和纠纷之中,日本注定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成功。如果当时的日本把中国当作市场,而不是资源和领土,结局就可能会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所谓“参照性的互动”。

    不过,殖民时代衰落也好,日本走错路线也好,都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我们更关心的是,尽管美国的路线不可复制,但这段历史对于今天的中国是不是有一定的参照作用。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并不是我们一篇说书稿可以彻底解决的。但简单来说,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今天的中国和一百多年前的美国有一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主要在于,中国和美国一样,也有巨大的国内市场,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国内市场进行满足和开拓的结果,而这期间又有“互联网”市场的爆发,等于又在内部出现了一块需求广袤的市场。同样可以参照美国的是,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在最近几年已经和国内消费市场接近持平,最典型的就是所谓“人口红利”和“互联网红利”已经结束的说法。

    那么可以眼见的是,中国也正在面临一次从国内到海外的“转型”。这就是这段美国历史对当下中国的映照。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美国对中国的映照,到此也就结束了。就像,美国不能走英国的老路一样,中国也同样不能简单地复制美国模式。从这个视角出发,再去看待当下的很多政策和国际性事件,会获得不一样的理解和看到不一样的趋势。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三部分内容,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也已经讲述完了,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总结

    19世纪最后10年的美国历史,是一场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转型的案例。对于美国来说,这种意义在于三点。

    第一,让美国完成了从“本土型”国家,到“国际型”国家的转变。从本质上来说,“19世纪危机”是美国上一阶段发展结束的标志,而这一次“转型”令其开启了一个持续至今的新阶段。

    第二,从人类历史进程的角度来说,美国的转型开辟了一条与之前所有“大国崛起”模式都不相同的新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这个帝国,既不同于罗马,也不同于大英帝国。

    第三,在过程和表象上,它有助于我们理解今天的中国以及国际关系。今天的中国和一百多年前的美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将开辟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帝国定型》| 段文强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ss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