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方

作者: 宗超想对你说 | 来源:发表于2017-02-04 23:00 被阅读4次

    老地方

    文:张宗超

    与读者书:

    建议摆脱看小说的思维模式来看我的文字,有些内容需要你反复思考和咀嚼。

    问题答疑咨询,直接微信后来留言,或加我个人微信留言:1207910681

    我可能过了一个假年。

    我恍惚觉得,2016年是记忆中过得最快的一年。好似从来没有哪一年比2016年走得再快的了,以至于在我的思维模式里还是不大愿意承认这已是2017年的第二个月,这个年,很可能是假的。

    当然,这也是我第三个年头给家人发红包。第一年是“裸爱”,去年在外过年,红包是在微信上发的,今天实在的弄了几个红包。

    第一年发红包的时候,也没多想,那时候只是急于成长,希望通过一些方式证明自己是在这条路上的。

    后来发现哪儿不对,原来是不小心自己都快到了被“逼婚”的年纪(虽然“逼婚”一事尚不存在),却对现状还有很多不满意的。

    ——越长大,时间带来的焦虑感越强。

    原来,我对自己的一些成长并没有十分在意,只是埋头的去做一些事。那段时间,谈不上满足,却小有优越感,毕竟那是学生时代的自己。

    现在,对自己不自觉的有了更高的要求,自然谈不上什么优越,只有不满足。

    那天在叔家闲聊,问及上大学那几年花了多少钱。

    我邹了一下眉头,故作思考,然后板着手指算了一下,回答说:就十多万吧,念大学那会,自己大概赚了有五六万。

    现在,有时候认真想想,焦虑感越来越强,对现状的不满流露也越来越强烈。

    ——对现状的不满,说到底是对自己的不满。

    回家过年的那几天,基本处于封笔状态。

    我最大的变化是:我已不能够在电脑面前安静的做很久,或者提笔写什么,而是会不由自主的到客厅,和家人看看电视。或者自己找些家务活做做,只是感觉能常陪在家人身边的日子一下子少了好多,都舍不得随意浪费。

    原来老妈每次出去走路,我一般都是由她去,她多锻炼一下也是好的,这似乎已经成了她每天的“工作”。这次回家,有几次都特意小跑一段路,牵着她的手和她一起走上那么一段路,说说话,拍拍照。

    出发的前一天,年过七旬的奶奶和我说:明天你出去了,割舍一次;过几天,你妹妹又出去了,再割舍一次。等你们全都走完了,我得难在好几天,一个人串出串进今天才会好(走出走进的,心里不安)。

    出发当天,我起了一大早,起来看到厨房的灯亮着,是奶奶和妹妹在厨房忙碌,就为了我睡前说的那句:“还想吃碗汤圆。”

    常远行的人而言,出发的多了,行囊也便轻了。对于常守候在老地方的人,最煎熬的是每次分别的割舍。

    出发的人,面对的是很多的不确定性,憧憬总大于回忆。而坚守的人,面对的是当最熟悉的场景里缺少了最熟悉的身影的时候,需要自己寻找心安的地方。

    我不知道“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更好的相聚”这句话是不是对的,但我知道,走得再远,最终都是走在回家的路上。

    ——事业固然重要,陪伴却无可比拟。

    越来越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矛盾体,还是一个容易怀旧的人。

    一边希望自己沉淀一下,不要太急于求成,一边也焦虑着,总觉得时间走得很快,这种感觉并不好,我必须的做点什么。

    回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这是自己成长的一个老地方。

    打开手机,没有丝毫的倦意,看了N多篇落下的文章和资讯,这似乎是让自己与时代链接的一种方式,至少是保持自己思维活跃的一种方式。

    从教育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的学习成长,抱持一种向上的姿态,时刻保持自己是前进的。然而,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矛盾自然也会来。

    ——只有单纯的思考和学习,没有行动和运用的都是伪成长。

    说来说去,还是阻挡不了有些时间节点的悄然而至,2017已在路上。我想告诉自己的是:生活和现状并不是因为新的时间节点到来而改变,而是因为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改变而改变。

    新的时间节点,让自己动起来,通过在行动中对自己的反思、改进达成对自己的一次超越。

    毕竟,除了自己的梦想之外,还有守候在老地方的家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地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us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