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经历了一些事情。总觉得必要写点东西,于是,一句“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诗句,立马沁入脑海中,这句诗中的“梦”字与“客”字,切中我对七月的感受。“梦”是轻幻的,“客”是暂时的。“暂时的轻幻”,用一个“不知”串联,一下就勾出了点“悲”的无奈。从这一层含义来看,这句诗确实与七月的心境有契合之处。但转而,另一个字,旋即否定了这句诗,并且,我想这才是七月心境最契合的字—“轻”。记得米兰昆德拉说过“轻-重是所有矛盾中最深奥、最模糊的”这样一句话,还有位叫Kitsch的也说过“一切被体验或评价为轻的东西都会在某个时刻转化为它的对立物”。
所以这样看来,我选的这个“轻”字,首先包含了它的对立面“重”,即我说的第一层心境“悲”,其次,也包含了对抗“悲”的哲学方法—“轻”。
豆瓣评分7.2的一本,法国哲学家吉勒·利波维茨基的《轻文明》,我想就作为2021年七月的心灵“鸡汤”(此处没有贬义)吧。。

(转)
法国哲学家吉勒·利波维茨基在其所著的《轻文明》一书中,给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现象下了一个新颖别致的定义:“轻时代”。他说,“无论是从字面上还是寓意上,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轻’大获全胜的代”,“‘轻’逐渐支配起我们的物质世界和文化世界”,“成了一股世界性的动力、一种覆盖全球的范式”。看来,当今世界,是“轻”在主宰人们的生活品位与思想意识。
那么,何谓“轻”时代呢?《轻文明》一书的作者从“生活消费、瘦身健康、材料科技、艺术、时尚、建筑设计、家庭与性、政治与思想”等8个方面入手,对什么是“轻时代”,“轻时代”有些什么特征,都一一作了详尽的阐释和耐心的说明。在作者看来,当今世界,无论是家用器具、体育器材、高科技产品等社会公共物品,还是诸如电话、手表,内衣、牙刷等私人生活用品,都“转向超轻化、微型化”,一个轻的工业品的时代正在来临。他举例说:“我们技术性的宇宙在无可避免地微型化、轻量化、去物质化。用轻如空气般的设备听世界上的任何音乐,在只有口袋大小的触摸屏上看电影。”伴随轻物品的大量涌现,消费领域的轻,精神领域的轻也一并涌现,成为社会生活的航标。作者指出,当下的现状是,“文化领域大众传媒传播的日常的轻文化,消费领域不断宣扬享乐主义、趣味至上的参考标准。通过那些物品、娱乐活动、电视节目和广告,传播着一种无止境的娱乐气氛,煽动人们利用那些直接、简易的愉悦。诱惑代替强制,享受主义代替严苛的义务,幽默代替壮严,消费世界趋向表现为一种卸除所有思想重量、所在厚度的世界”。应该说,“轻”物品、“轻”观念、“轻”消费、“轻”行为,正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到处都可见对‘轻’的崇拜”,这就是“轻时代”的显著特征。
“轻时代”的到来,是好还是歹呢?对“轻”时代,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生活态度呢?作者用哲学家的视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向人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作者看来,当今社会,“轻”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物质世界的“轻”,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轻”物品的不断涌现充分说明,人类在前进的过程中,正逐渐深入到物质世界的核心,掌握征服客观世界的方法与技能,来为人类谋福祉。大量涌现出的“轻”物品,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也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与舒适,人们享受这样的“轻”物品,过上这样的“轻”生活,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必然的。所以,他说,“在“轻时代”,消费主义之轻并不可耻。”同时,他还认为,轻生活“符合人们放松、消遣、减少生活压力,”所以,“轻自身并不带有悲剧的色彩。真正的悲剧不是生命之轻,而是轻的缺席。”也就是说,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压力之下,享受一下轻的生活是十分需要的,一点也没有过错。不过,作者担心的是,在享受物质世界之轻的同时,如果在消费领域人们过分的追求生活之“轻”,就会陷入享受主义的泥淖,衍生出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带来精神的堕落,文化的飘浮、社会的沉沦,不利于人类继续步履坚定的向前迈进。所以,作者不无忧虑的说,果“轻”“变成占绝对优势的、无所不在的生活法则,它便是人类的浅薄。”因而作者呼吁,千万不能“把轻浮的轻树立为生活的最高理想”,在享受物品之“轻”、生活之“轻”时,也不能忘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不能完全卸却应有的负重与道义。
正是基于这一点,《轻文明》一书的作者才响亮的提出,在“轻时代”,人们在追求物质之轻、文化之轻的同时,需要把握好正确的行为准则与前进方向,也即是要建立一种新型文明——轻文明。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和生活的轻,是一件极其严肃的情。”而不是漫无边际的轻。“轻文明”社会所倡导的准则是:“呼唤勤奋、守纪和承受痛苦的勇气:它在于用严格的要求来自我约束,‘带着镣铐起舞’。这种受控制的轻不是其他,正是创造力、‘伟大风格’、自由精神和‘知识的快乐。不是沉湎于轻佻的快感时,而是在摆脱后部世界的中,在对抗现代世界的躁动与狂热中,我们才能真正变‘轻’”。所以,作者在书中谆谆告诫人们,“轻文明意味着一切,唯独不代表轻松的生活。”在社会和政治规则都日益宽松时,心灵本身要变得更加沉重才是。也就是说,在“轻时代”,人们不能也不应该随心所欲,不受约束,而是要遵循一定的生活法则与指南。这样,人们才能在日益发达的“轻时代”享受真正的、充满正能量的、具有高尚情操的“轻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