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了使老师们迅速成长,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本学期,龙岗区爱义学校小学语文组开展了“一课三上”教研活动。
围绕学校的校本教研主题,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深入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这个学期,小学语文组挑选了三位老师进行“一课三上”课堂教学实践,对一节课至少进行三次教学实践,从中构建本学科的教学模式,探索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寻找学生能力提升的途径。
在活动过程中,三位老师紧扣研究主题,把握年段特点,立足学科特点,创设学习情境,精心设计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与思考空间,教学设计层次清晰,能力训练层层深入。
三位老师呈现的每一节课,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践,至少经历了三次共同研讨,更经历了上课老师个人无数次的调整,最终所展示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孩子们或读、或思,或独立表达,或小组讨论,深深浸润在学习中。
好课多磨
寒假里,我有幸读到了这本《一课三磨》。之前也有过好几次磨课经历,深深知道一堂好课一定要经过多次打磨才能呈现出来。但怎样的课算好课,怎么打磨,打磨的目标价值在哪里,其实当时心里并不太清楚。《一课三磨》这本书就对以上的这些问题做出了诠释。什么是“一课三磨”呢?书中这样定义的:“一课三磨”是指一个学科教学团队围绕一个教学课题(课文或问题),经过多次集体研讨与实践研磨,获得课题实施(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与教师的专业成长。“一课三磨”的具体流程是一磨教材解读,实现教材资源到教学内容的转化;二磨活动设计,实现教学内容到教学活动的转化;三磨课堂实践,实现教学活动到学生素养的转化。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粗浅理解。
一磨教材解读。
我们在拿到一篇课文或其他教学材料时,首先都会想到我用它来教什么,即挖掘教学材料的教学价值。书中却给我们指出了教材解读有三个视角:一是科学性解读,把握作品原意。我理解的是阅读者第一次不带任何目的、任何想法地读完这篇文章,留下第一次初步印象。二是文学性解读,发现审美意义。我理解的是语文味儿的阅读,即关注文章的语言、结构、表达方式等。三是教学性解读,开掘教学价值。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可以用这篇文章来教什么。在决定教什么的时候,要考虑学生已有水平,为何要提出这个教学目标,还要想想这篇文章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可行度如何。直到这样,教材解读才算全部完成。在后面章节提到的“一课三磨”教研形式中,有主题沙龙式、个人叙事式、深度对话式等,说到教材解读,有时可以是一位上课教师的三次不同目的地读教材,也可以是多位教师的共同解读,众说纷纭,讨论重组等形式。
二磨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要体现三个原则:教学评的一致性原则、多层面的交互性原则、活动之间层递性原则。具体做法有三种风格:直与曲、平与奇、线与块。这一段我理解不是很深刻,大概理解为:直与曲就是指学生知识形成阶段需要曲折而缓慢的教学过程,不能简单灌输。在知识运用阶段可以直接快速,不用多次重复。最后的知识整理阶段就是归纳总结、拓展练习,也是直截了当,不需要同层次的多次练习。平与奇是指将平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奇特的教学活动。如创设有趣的情境、设计有挑战性的重要问题、调动多种感官的多元组合活动。这样就达到了有新意、有变化、有意外的活动效果。线与块的风格我感觉是作者更喜欢块的设计,他觉得一条线的设计过于精细,教的痕迹太重,而学的空间太窄,所以建议将教学活动设计成三到五个活动版块,每个版块聚焦一个学习目标,抛弃过多过碎的提问,直指教学目标。如果每个版块指向的都是同一个教学目标,比如复述。就要注意版块之间的递进性原则,不能是重复教学。可以将几个板块分别设计成概述、讲述、转述等不同目标的活动,促进学生复述能力阶梯性生长。
三磨课堂实践。
有了准确的教材解读,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还需要走进课堂,和学生真实的面对面,才能发现设计中的不足,学生理解的难处。这时候就需要观课议课。观课观察教师的提问数量、提问与目标的关联度、问题指向的认知能力等。观察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课堂参与度、情绪体验。课上完之后,上课教师听取观察组的结果分析,结合自己的上课感受,再综合同事们的修改意见,有条件的可以请教专家介入,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加以改进重构再去课堂实践。
读起来容易,理解并内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却很难,需要多次的磨课实践才能达到。且读且悟,且行且思,让我们在漫长的假期中离专业的教学生活更进一步!
为构建自主能动的品质课堂,落实“六度·五表达”,青岛超银小学在本学期开展“一课三磨”教研活动,即一节课例进行三次打磨:在有疑问处磨,明理念;在有争议处磨,寻突破;在特色设计处磨,促亮点。
语文组邵老师讲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课文《穷人》,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历时三周时间,将“一课三磨”贯彻到底。
第一次磨课
第一课磨课后,张老师指出“对于小说体裁的文章学习,就要以落实小说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为基础”,并且从这三方面结合文本对教师提出指导。邵老师根据张老师的指导建议,重新理顺思路,统整教案与课件,准备二磨。
第二次磨课
第二次磨课,邵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合理,各环节之间衔接自然,重难点突出,教研员也予以肯定,并且紧抓在教学中“不要做加法”指导教师如何精准应用课后习题。对于“小组合作探究”这种教师常用的合作方法,张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第三次磨课
三磨之后,邵老师的课程更加集中、流畅、紧凑,张老师对于这堂课予以高度肯定:板书准确合理;将自学与合作分开来,不但有要求而且有方法;学生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一课三磨:
这支队伍既是学校发展的希望,也是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何通过校本教研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成为学校一个急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在累积以往成功教学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学校于2011年,正式开始在全校进行“一课三磨”的校本教研活动。
“一课三磨”,即一节课磨三次。这种教学研究方式不仅着眼于教师个体的自我建构,更关注一个教研团队的共同成长。
一、“一课三磨”的基本流程
一磨:自主设计,解读重构。侧重于解决教什么、为什么教的问题。教者在问题探求中,研究教材中的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研究教材中内容与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之间的关系。例如苏教版三年级《鹬蚌相争》一文,故事写了什么,学生一读就懂。如果纠缠于故事内容的理解,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学生自己就能读懂的教学内容无需教,学生自己发现不了的言语秘密,能生长学生言语智能的,才是文本重要的教学内容。由此,一磨时研究确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学习“繁字”的识记方法;根据提示语,练习朗读“角色语言”;比较“鹬”与“蚌”相争话语的相同结构,并运用于“批评”语境。一磨,侧重于教学内容的凝炼,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教者的自主解读与研究团队的解读重构,重在培养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
二磨:团队研究,设计重构。侧重于教学方法、方式的研究,即怎么教怎么学,解决教与学的方法问题。苏教版三年级《鹬蚌相争》一文已确立的教学内容如何展开比较适宜?以“识字·繁体字”为例,如果教师直接讲解,课就成为了诸如《汉字学》之类的课程。语文的学习应通过语文的实践活动而展开。因此,通过二磨的观课评课,对“识字·繁体字”教学板块进行设计重构:抓住汉字的构造规律,运用拆分法,让学生进一步明晰“鹬”这个汉字的构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可以教给学生汉字分析的学习方式:运用“汉典”这种网站进行网络学习。二磨,重在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思考能力。
三磨:团队研究,细节重构。侧重于课堂教学的调控、课堂教学的节奏(结构),即教得怎么样,教得是否富有成效。这时候需要关注教与学的对话,细节及生成。苏教版《鹬蚌相争》一文,“鹬”和“蚌”相争对话的相同结构如何运用到批评语境?言语结构运用不准确时,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对角色形象认识不够清晰时,教师如何帮助?练习与指导的结构该如何把握?这些内容都是观课评课需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这其中还包括学生错误的价值运用,点拨的艺术,教学转化的契机等等,涉及到的是教学的智慧、机智研究。三磨,重在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特长。在细节的重构中,也利于形成教师的教学特长与教学风格。
二、“一课三磨”的基本特征
1.真实性
和许多公开课相比,“一课三磨”中展示的课堂实在不够完美。从课堂语言技巧上来说,谈不上成熟的艺术;从教学活动设计角度分析,可能还没有完全捕捉到学生学习的心脉;从教材理解的视角解剖,或许对教材、对课程理解得不够深刻与透彻。但是,在如此遗憾中,我们能看到教学研究的真实性。
研究的问题是真实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养成策略研究”“关联交际语言的运用研究”等,问题涉及的领域无论宽窄,都来自于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有需要,才有成长的动力;有困惑,才有探究的欲望。围绕这些真实的问题,思考,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每个历程就如浓雾中的一层层面纱,揭开这些面纱,呈现在眼前的课堂天空就显得比较透亮。
课堂的展示是真实的。学校建有五机位自动录播室。师生在一个纯粹的自然空间里享受自己的课堂生活。无需考虑听课教师对学生上课形成的无形干扰,无需刻意添加太多的修饰,无需考虑评课者的喜好,师生可以在课堂中真实地展示自己。课堂中的意外与不足形成的遗憾,都成为问题研究的有效资源。
课堂的评价是真实的。评课时,提三五处优点,针对不足处不痛不痒提出一两点希望。于是,整个活动皆大欢喜。如此活动,外行看来实在好看,内行一看,便能马上诊断出其中不足:不真实。真实的评价需要坐而论道,道是“论”出来,“辩”出来的。围绕主题,教师认同或是不认同;讨论或是争论;欣赏或是重构,“论”可以使研究一步步走向深刻。一个教师的微话题“说明文一定要教说明方法吗”引起了教师的百家争鸣。有老师赞同,并且摆出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关内容为证;有老师反对,认为反反复复地介绍说明方法使教材中文艺性说明文缺失了趣味;有老师提出设想,学习文艺性说明文应把发现说明方法所蕴含的共性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如此,说明文“与生活做比照”的本质特征就逐步显现在眼前。
2.主体性
每个学校都会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一个老师上课,几个老师课后点评。东拉西扯,零敲碎打,这是常见的评课现象。再或者发现问题,却说不出所以然,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破而不立。于是,课堂中出现的遗憾永久停留在遗憾,教师试错后的进步不明显。校本教研中还有另一种现象,即核心研究人员的参与。核心研究人员一般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他们确定主题,指导解读教材,点拨教学设计,评课时一锤定音,滔滔不绝。这也是常见的教研形式。教师没有经历自我解读与自我建构的过程,即使课堂有比较高的起点,也缺失了在“试错中进步”的机会。
“一课三磨”,是自我的选择。研究问题来自于教师自己,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一课三磨”的参与自主权也来源于教师自身。教师以主动而积极的心态参加整个校本教研活动,不会因被迫无奈而始终如履薄冰,也不会遭遇否定批评而心生委屈与埋怨。每一磨,有具体的指向,教师在试错中逐步成长。
“一课三磨”,是自我的展现。破而立之,需有核心人员参与。但是,他们不一言堂,不话语垄断,而是演绎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他们在教师困惑而需要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引领,鼓励全体研课教师敢于说,敢于评,敢于想,敢于展现自我,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主体性。
3.自显性
“一课三磨”校本教研活动中,一磨、二磨与三磨呈现的不同课堂间的差异,同伴之间教学风格的差异,个体自身的前后教学思想与理念的差异等,都在比较中得到自显,使校本教研真正地走向有效。
同一教材,不同执教者。同题异构,“异构”的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结构等。异中求同,用比较的方法,发现教学研究中共性的主题,从而寻求规律化的、本质化的内容。不同的教材解读,不同的课程理念,不同的教学思想,不同的教学风格促成了不同的课堂。同中求异,更为凸显研究主题的价值,并使问题在冲突中融合,使执教者的教学思想与教学主张更为鲜明。
同一内容,不同年段教。新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作出了较为清晰的界定。但是,如何使这些静止的文字真正成为课堂中准确适宜的教学目标,这是教学研究中永恒的主题。观一堂课,研一堂课,收效甚微。同一内容,不同年段教,是较为大胆的,具有创造性的磨课方式。盛泽实小三位青年教师不同年段同题异构童话《小鹰学飞》。三次磨课中,研课教师在不断摸索中,逐渐明晰了同一教材在不同年段所起到的教材功能:定篇、例文、样本。不同的教学目标应该有相同的指向: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
同一个人,跨时空研究。一课三磨,除了即时性的课堂比较外,还可以是一个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课堂的对比分析。盛泽实验小学提倡骨干教师开自己的个人专场秀。不同阶段的课,借用他人的眼睛观看,去发现自己是否真正地成长,去解读个人教学变化中的不变,从而凝炼出教师自己的教学思想与教学风格。
一个内容,上好不同课时。公开课展示,教师一般总是选择最容易教的,最容易出彩的部分。语文课中,第二课时总是在各活动中频频展示,而第一课时、第三课时被人漠视或者淡忘,更鲜见一篇课文三课时的同时呈现。盛泽实验小学在“一课三磨”校本教研中,就尝试以“一个内容,上好不同课时”为主题而展开研究。一篇课文到底是如何完成的?每个课时承担的不可替代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每个课时应有的课堂模式如何真实呈现?推翻、重构、实践、再推翻、再重构……经历了三次磨课,基本构建了语文教学不同课时的课堂结构。
4.有序性
“一课三磨”校本教研模式,在一定意义上相似于一般的课堂观察。备课、观课、议课,这是两者必有的三部曲。但,两者还是存在着差别。其中,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有序性问题。
一般的课堂观察,观课者就如一双电子眼,不放过课堂中任何一个细节。于是,评课的时候你说,我说。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每个人有自己的观察视角,这些不同的视角组成一个完整的乐章。但是,乐章中的每个音符都轻拨而过,没听清,而声已过;乐章中的音符混乱排列,剪不断,理还乱。零敲碎打的乐章最终无法演绎成美丽的艺术。一般的课堂观察也可上三次,观察三次,但两者还是具有区别。不同的三次,却有相同的侧重点。一次课堂观察,恨不得解决所有教学问题。容纳过多,与收获不成正比。
“一课三磨”,每一磨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解决不同的问题,整个研修模式具有整体序列框架。一磨侧重于解决教什么、为什么教的问题,二磨侧重于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三磨侧重于教得怎么样,教得是否富有成效的问题。这一流程构建了研课的基本序列框架。同时,这也符合上好一堂课的基本研究规律。
即使是以一两个学生在具体一磨课堂中的表现作为研究点,所记录的数据等也必然和整体的研究序列中的问题相联结。学生对一个内容不感兴趣,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这内容学生已懂?难度太高?和学生生活缺乏关联?组织方式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点拨与评价不够艺术,不能开启学生的认知思维?按照这样的序列进行分析与研究,便于教师在纷繁的课堂情境中读懂最核心的本质问题。
三、“一课三磨”产生的改变
“一课三磨”为盛泽实小校本化的教研模式,它磨出了什么?它使青年教师队伍有了什么样的改变?
1.磨出了教师研究的通识素养
学会开口。相对于大城市中的教师来说,盛泽实小的教师太“弱”。多次的大型研讨活动中,名校教师侃侃而谈,我校教师则能躲则躲,能缩就缩,能少说一句话,绝对不多说一句。怕,成为教师的基本研究状态。学会“开口”成为研究活动的目标之一。随意说几句,准备稿子说,到说满规定的时间,脱稿说,盛泽实小青年教师走出了“开口”的第一步。说,使得教师必须去想,敢于去想;说,使得教师必须训练自己提炼观点的能力;说,使得教师在组织语言,条理表述时进一步梳理自己的教学理解。
学习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就如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按着预先设定的程序一丝不苟去完成。这些教师是认真的老师。但是,在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中,许多教师产生了教学的倦怠。常见的问题,似乎熟视无睹。即使看见了,也视而不见。然而,“一课三磨”,让习以为常的问题也逐渐彰显了其背后的教学价值。以敏锐的目光去发现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会让教师体验到教学永久的新鲜感。学习发现,便成为教师自我的需求。
转变态度。让学生记住一个字形,可是教了许多遍,学生还是记不住。于是,教师无奈,抱怨。这是一般教师面对教学问题时的态度。但是,在逐步攻克的“一课三磨”中,教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式。例如“鹬”这一难字的识记教学,以拆分法进行教学,难字就变得不难。原本用一个办法解决50个教学问题,现在用50个办法解决一个教学问题。这虽略夸张,但如果一个教师善于思考,有了解决问题的勇气与底气,自然会积极应对问题,并解决问题。
积淀知识。对于所有教师来说,研究中最大的障碍为理论知识的缺乏。就如一幢大楼,少了根基的支撑,楼层的建筑就显得岌岌可危。知不足,然后能自省也。缺什么,补什么,这也是研究状态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言语内容与意义产生关联?”研究这一命题,研究者自然需要学习关联理论、语境学等书目。解决一个问题,就积淀一个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是教师研究素养形成的关键。
2.磨出了教师教学的专业成长
磨出思想和见解。有人说,生活经验是熬出来的。教学思想也如此,在反复的磨与熬中,教学思想慢慢地在教师内心萌生,再或者是原本模糊的,现在变清晰了;原来认识肤浅的,现在变深刻了;原来解读散乱的,现在变凝炼了。一个青年教师经历了三次磨课后,得出语文教学感悟:不是课文有什么就教什么;应从文本的特点出发,根据特定年段的学生,研制出合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集中,教学活动要板块化。
磨出方法和模式。对教师个人来说,在不断的打磨中,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思想和主张转化为教学的有效方法,甚至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从教师团队来讲,问题的研究,最为主要的是在于能从特殊的教学现象中发现内在的普遍性的规律,从而突破局部,建构新的方法与模式。例如,在低年段语文磨课活动中,研究小组发现低年级课堂存在较大的误区。繁冗的教学内容,纷繁的教学结构,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研究小组针对这一现象,构建了低年级课堂教学模式。
磨出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这种表现,自我难以发现与提炼。借一双别人的眼睛观课,从个体系列课堂中捕捉共性,寻找个体的教学风格:教学中技能技巧的运用特点;教学创造性在课堂上的体现;教师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等等。一旦教师进一步有意识自我建构,风格就会逐渐趋于成熟。
3.磨出了教师团队的专业化特质
强烈的成长意识。成长意识从哪里来?除以外在的方式手段促进外,更为主要的是教师自我需求的内部因素推动。成长看得见,自然容易增长教师自我成长原动力。无论是“一课三磨”中执教者,还是参与者,都经历了磨砺的过程,都为活动中的主体。收获或许有多有少,但有激辩,就会有所启发;有启发,自然学习改变;有改变,就会慢慢收获;有收获,便会滋生成长的期望与动力。
专业化研究素质。专业,必须以科学为支撑。课题研究是“一课三磨”的重要形式。从教学问题出发,把课堂作为研究的主要现场,通过课堂观察,对典型案例进行多角度剖析,把教学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再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研究问题。如此反复,构成专业化研究的循环,以此促进教学向纵深处发展。
共生型的研究团队。“共生效应”是植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即某种植物单独生长时会枯萎死亡,而与另外一种植物一起生长时两者都会生机勃勃。在“一课三磨”校本教研中形成的研究团队也会产生“共生效应”,它实践的是个体封闭走向群体开放的教育研究文化。旨趣相投、心理相容,这是研究型团队的主要特征。相投,使研究有了共鸣的根基;相容,使研讨毫无保留,对话有了智慧的碰撞。“1+1”大于2,这是民主型的研究团队创造的独特能量。
平衡化的研究效应。和而不同,这是“一课三磨”所追求的研究效应。和而不同,实现一种平衡。每个研究团队中都有核心人员的引领。核心人员以其确定性引领团队走向规范,实践学术研究的基本主张及基本行为准则。但是,如果单纯以确定性覆盖团队,青年教师的自由精神,创造的灵性便被抛弃。青年教师如只固守自己的自由与创造,而忘却了其中应有的“确定性”,研究也终将偏离正确的方向,团队也必然“貌合神离”。“一课三磨”,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调和,达到教育教学研究的平衡化。
众所周知,好课是“磨”出来的。名特教师的经典课堂,常常让我们看得热血沸腾,但往往很难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上。同样的教学设计、同样的教学方法,在你手里就是出不了“彩”。根源在于,名特教师的教学已经达到了艺术化的境界,其间的方法与技巧,适用特定的情境与“火候”,换了一个教学场景,就失去了“魅力”。而这种教学机智,是“磨”出来的。
于漪老师说,年轻时,“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苦功成就了今天的她。第一次备课:摆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教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自己的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以后的特色”。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
于漪的三次“备课”,其实就是三次独立“磨课”的过程,重在对理念和行为的反思与改进。如今,我们在一个备课组里,不但需要自己的独立备课,而且可以借助团队的力量,让这三次“磨课”更具针对性。
一磨“为何教”: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在哪里、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学生可能会获得哪一方面的发展,这些问题磨透了,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也就深刻了,对一篇课文的价值把握也就准确了。比如,王荣生教授按照不同的教学功能,将课文分为五种类型: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和引子,其中最普遍的是样本类课文。如此,你就可以基本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指向,此谓“定向”
二磨“教什么”: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往往隐藏在文本中,需要我们根据教学价值的指引去发现与提炼。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发现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而后进行比较、判别、筛选,最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比如,《哪吒闹海》的故事情节学生耳熟能详,不教也懂。我们将内容聚焦在文本语言形式的运用上,确定了“概述、讲述、转述”三个核心内容,概述重在“通过抓要点,把一个故事说成三句话”,讲述重在“通过想象,把一句话讲成三句话”,转述重在“转换角色,一个故事讲出不同说法”。这样的教学内容就跳出了文本思想内容的局限,体现了语文教学鲜明的成长性,所上的是“语文课”,此谓“定位”。
三磨“怎么教”:有了确定的教学内容,还需要教学的活动转化,即设计适宜的语文教学活动,并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磨砺教学机智。“怎么教”是一个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每个教师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教学方式和组织策略,呈现的语文活动也会各具特色。最好的教学是适合学生,也适合教师的。长于朗读的教师,可以运用诵读体悟法;长于思辨的教师,可以运用探究讨论法;长于写作的教师,可以运用批注迁移法……唯有与教师的个性与特长相宜相生的教学方法,才能体现教师鲜明的教学特色与风格。课如其人,人的品格高尚,课的格调自然高雅,此谓“定格”。
所有这些,都需要在长期的磨课中逐渐积淀、慢慢形成。教学是个慢功夫,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坚持“一课教三次、三人教一课”,既磨炼自己,又打磨团队。如此磨课,才能真正出思想、出好课、出人才。
团队研磨 共同成长 学无止境
初春翠柳迷人眼,细雨柔丝沁心泉。在这生机盎然,诗意隽永的季节,我们与“语文”邂逅,为更好的锻造语文教师在课堂驾驭能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东风小学语文组成员携着热忱,满怀希望,开启了一场语文优质课“磨课”的探索之旅。
一堂精彩的课也需千锤百炼、取长补短,博取众长,才能绽放光芒。
记忆是一张网,记录着其间的点点滴滴。郭老师的第一次磨课,焕发着教师个人的独特魅力,课堂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气息,课后教师们共同探讨了这堂课的整个教学环节,以及如何设计教法、学法,大家积极出谋划策,点拨智慧,只为下一次的精益求精。
课后,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交流,指出本节课的优点与不足,商讨出不足环节的弥补之处
有了第一次的研讨,郭老师在第二次磨课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个教学环节更加完整、清晰、亮点多多。此时觉得,磨课,是一种经历,经历了也是一种收获,一种成功,有了这样的经历才能积累更丰富的经验。唯有磨,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唯有不断磨,才能慢慢悟出教育的真谛
在二磨结束后,团队导师带领我们团队继续钻研,对上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出了详细的指导。教学设计里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是每一句话,课件里的每一张图画,每一个细小的地方也都要我们反复的修改,郭老师现场说课,一次又一次练习。
磨课真是一场艰苦的旅行,能磨练人,但也能培养人,它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创造精彩人生的必经之路!在这样的努力下,我们终于实现了第三次精彩的课堂。也感动于这样一次丰
磨课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磨出精品课,磨出精彩的教学案例,磨出课改的信心,磨出团队的合作精神,一次次的磨课,才有了如今的美丽绽放,在小小的讲台上,郭老师锻炼了自己,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我们一同参与磨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极思考、钻研,共同成长。
本次“一课三磨”活动圆满结束了,但教研一直在路上,学习不停,探索不止。
研学勤思,永无止境。研课磨课活动,不仅是上课教师的成果展示,更是全体师生智慧的结晶。通过校内自磨、小组互磨、集中研磨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水平,引领和带动学校的‘一主双翼’的常态化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