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为诸位说一桩奇事,说是奇事,其实也只是为博诸位的眼球,多争取几个听众,多引来两位读者而已,我决定编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背景为北宋仁宗年间,汴梁城郊外三十余里,有一座牛头山,山脚有个村子叫三里铺。
三里铺乃两条无名小河赵佗河和青泥河的交界地儿,是汴梁城周边南来北往走水路货物的一个集散地。本地虽没什么物产,但是借了这南来北往游人旅客的光,开个旅店,商铺,没有本钱的做个苦力,日子也都还过得下去,与周边的五道梁、梁家屯比,也算的上大地方了。
有了钱,有了闲,就容易生出许多的闲事来。这不,我们的奇事就因此而产生了,三里铺这几天突然就流传出了一首诗,诸位听官不要较真。实话说,这诗是临时胡诌的。
您要是较真说,宋朝不是词吗,李清照,姜夔,秦观,柳永,欧阳修,随便一个大家都能哼出来一首千古绝唱,你来首现代诗算什么事,您要是这么说,看到没,门开着,出门左拐,大马路敞亮着呢,您老走好,我这忙着,恕不远送你呀。
您就当我穿越到宋朝发疯时唱的一首歌的歌也行,我这么一说,您也就这么一听,下面就是高潮了,其实我讲这故事,也就是为了卖弄这首诗来的:
那一天/绿水青山/瀑布飞白练/水深千尺桃花潭/你抬头望天叹/低头默不言/你去那雁门关/不知何时还/一袭红装/怒饮烈酒三潭/唯愿陪君沙场驰骋/马革裹尸还
三里铺醉仙楼,杨镖头和张秀才不知怎么的凑在一桌,三杯老酒下肚,脸红心跳,舌头捋不直时候,却正是思路开阔时,那真叫口若悬河千尺下,三天三夜不眠休呀。只见这张秀才放下酒杯,拿起筷子继续吃了三颗花生米,放下筷子这才开言到:杨兄可也听说了那首豪情万丈,巾帼不让须眉的满江红,真是大快人心,大快人心呀,读罢此诗,小弟虽手无缚鸡力,然亦顿生投笔从戎之志,恨不跨马北上,杀敌报国,诛金贼,讨还我河山呀。手舞足蹈的说完后,望了一眼颜杨镖头,示意自己说完了。
这杨镖头虽吃的刀口上的饭,自小家里也还小康,跟着同村的私塾先生读过一年三字经,半年的论语,后来入不了局,实在不是读书的料,不得已才又弃文从武。故而颇识得几个字,常以文人自居,说话投足间,完全是文武双全,天下无双,君临天下的主。
这三里铺等头等大事镖头爷自然也能来上一段,其实这两位本是发小,虽然走上了不同职业道路,但是小时光屁股摸鱼偷菜结下的深厚友谊是岁月时光和现实所颠扑不破的,有时间凑一块喝碗酒,却也是常事。因比秀才早生三个时辰,常以兄长自居。只见他放下酒碗,左手扶稳了腰间佩刀,从席间站起来,清了一下喉咙,开口道:生逢乱世,家国有难,匹夫有责呀,我初闻此诗,也是心潮澎湃。
为兄听说,此诗乃刘员外家千金所作,话说这刘员外经商,忙于生意,娶亲时已近不惑,老来得女,视为明珠,自小吃穿用度自是不愁,琴棋书画也有名师教导,谁知这小姐到得七八岁突然对兵书、习武甚是痴迷,刘员外开始觉得不妥,后来经不起内人宠爱,女儿撒娇也就由了她去,心下她也就是一时兴起,再大一点也就好了,将来找门亲事,以自家情况也不是什么难事,也就不再放在心里苦恼,由了她去。
刘大千金一天天大起来,虽痴迷兵书,习武,琴棋书画倒是一样没有落下,加上生的标志异常,到了二八年岁,倒是成了方圆百里少年钦慕的对象。
刘员外年纪渐大,女儿到了婚配年纪,就在踏破了门槛的追求者中千挑万选了一位乘龙快婿,要说这也是一桩美事。
事不凑巧,婚后三月,北边战事吃紧,这乘龙快婿也是个热血的汉子,从军北上去了,一时三载未有消息,家中娘子左右的等不回来,一日间留下这首诗,女扮男装,拍马北上从军寻夫去了。
诗自是传了出来,一时自愿从军北上之人多了一倍,月前战事稍歇,传来噩耗,夫妻军中相遇,皆为从长,然不幸双双捐躯,也只留下了佳话,可怜了一双白发老人,可怜可叹呀。
酒足饭饱,故事说完,镖师和秀才也各自道别归家再无后话,我的诗也读了,您各位也就散场回家带娃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