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
[译文]
一张即使只有一字的状纸被送入衙门,也要身遭讼累,难以脱身。八字形的衙门口朝向南方,有理没钱的人别想在那胜诉。
财富是一点点积蓄起来的,贫穷是因为不会算计造成的。
家中若没有读书的子弟,又怎么能出做官的人呢?
[评析]
古代的普通百姓,是一群被权利机关摒除在外的人,不能参与国家与地方的任何政务讨论,根本没有他们的发言权,也没有地方可以去申诉。
他们能做的就是,官衙颁布了税务要按要求缴纳,征兵必须无条件服从,不要说什么人权了,连生存权都不一定在你手里,所以那时的百姓们都恨不得离官府远远的。
有什么冤屈也不敢去官府击鼓鸣冤,那官司就不是普通百姓能打得起的。
“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真正能为百姓做主的官少之又少,即使为官清廉,也未必能明察秋毫,百姓受皮肉之苦是难免的,耽误时间是必然的。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讲,耽误时间就等于剥夺他们的生计。
因此古代百姓是轻易不打官司的,因为打不起。当然,现代人就不必有太多的顾虑,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是现代文明的一种标志。
古代人们想做官,无论是通过读书、金钱还是权力,只要能达到目的,付出怎样的代价都在所不惜。
做官的途径是很多的,但是对于无权无钱的平民来说,读书则是唯一的方法。
学而优则仕,科举制度为庶民做官带来了希望和曙光,读书成为平步青云的垫脚石。即使是出身豪门的贵族子弟也是要靠读书来装点门面的。
是不是做到为官清廉,那就要看个人的思想和觉悟了。
[读后心得]
首先触犯法律法规的自然不能去沾,别想投机取巧,沾染官司不可取。
封建社会的古代,没钱没势的穷苦老百姓不要和官府有交往,不要惹上什么官司,一旦沾上就没什么好果子吃!
如今发达的社会彻底不要得,法律相对比较完善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伤害时,要果断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无论是有形的或无形的财富都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要集以一个点为基础,方可千般万化。也就是说得有个过程,有个时间的积累与沉淀。
越合理规范使用支配你的钱财越容易积攒更多的财富。相反贫穷的确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古人好好读书讲个仕途,现代好好读书也讲有个好前程,千百年来还是这个理,突出读好书的重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