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胖,小草阿姨。”小男孩奶声奶气的跟我说。我看了他一眼,非常认真的问他“你确定我很胖吗?”
他愣了一下,抠了一下鼻子,然后顺势趴在沙发上,隔了好几秒回头看着我:“小草阿姨你好胖。”他重复说了一遍一样的话,第二遍表现得有点调皮。
她妈妈在旁边笑笑没有说话。
如果是以前,我会觉得很傻逼。甚至会质疑家教问题。可是那个当下我陷入了一种深度的思考: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态让我们给孩子灌输这样违背他们内心的审美。
我问他:你的妈妈呢。
他说:我妈妈不胖。他丝毫没有犹豫的回答我。
我笑了笑没有继续聊了。
说反话,是中国大部分不会表达自己的男人的主要表达方式。而这种说话方式追溯到他的童年,你就会发现,男孩子的表达方式和他母亲的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是不会背叛自己的妈妈的,不管妈妈多胖多丑,在孩子眼里妈妈永远都是最好的。孩子会自己设置一个保护妈妈的屏障。一个平时状态很好的妈妈,穿的很漂亮,身材管理的也很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这时候,孩子的那个保护妈妈的屏障就用不到,他会自然的觉得我的妈妈过的很好,很美也很开心。妈妈不需要他保护,他就可以全然的做他自己。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懂得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而相反,一位妈妈平时穿衣服邋里邋遢,做任何事情都会埋怨,情绪也不稳定,这个孩子保护妈妈的屏障就派上用场了,他们会用撒谎和自我欺骗的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忠诚,妈妈这样子是美,别人的都是丑。和我妈妈相反的都是丑的。我只有这么做,妈妈才会开心。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会模仿妈妈,把自己变得很胖,一直说反话,慢慢变成习惯。
孩子用自己纯真的善良来维护妈妈。
我感受到了一种攻击性自我摧毁的力量。其实孩子是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胖,他只是不想伤害自己的妈妈,他选择攻击一个跟她妈妈完全相反的人,让他承认自己的妈妈是胖子是很难受的事情,他想转移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他就选择一个明明很瘦的人,用胖来攻击她。
大人越是对自己的不足避而不谈,孩子就会在无形中承载这种内在的羞耻感,然后通过伤害别人的方式来转移。
错误的认知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无形的负面情绪。这样的男孩长大了以后,自然是习惯了用反话去攻击代替交流。
我们经常会听到女人埋怨自己的老公不会说话,喜欢用嘲讽的态度说话,或者无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明明是很想念,他就会说:其实我一点也不想你。明明你打扮的很漂亮,他会说:丑死了。
一个母亲的状态决定了这个孩子未来的生活状态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