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投资是为了长期稳定性的增值,那么投资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资产的配置而并非哪一支股票的选择,或者哪一次投资机会的把握。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看看投资一支股票成功与失败对结果的影响。不妨看三种情况:
1. 全部资产压在一两支股票上,或者一种投资上(比如贷款买了很多房子)。这种情况和赌博差不多,虽然有很大的几率在短期内资产暴涨,但是基本上没有哪个公司能做到长期稳定增长。而且很多时候单支股票波动很大,即便在较长的时间里它处于增长状态,但是短期会有暴跌的风险。尤其在A股市场中,比如近几年,很多股票离2015年牛市高点跌了一半以上的比比皆是。跌了一半意味着想回本就得涨一倍。
2. 某一支股票占资产的比例特别小。很多人想做点股票交易,看看自己“炒股”的水平,但是又怕亏钱,因此每次买很少的股票玩玩,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浪费时间和交易手续费。有人将资产的10%拿来买了几支股票,要看看自己是否能有巴菲特的本事。其实这件事一点意义也没有。假如真投对了(或者蒙上了)一支股票,两年涨了10倍(非常好了),平均每年5倍,由于这支股票占他资产的不到1%,因此他资产的收益不过增加了5%左右而已,而且这种事情不会年年都遇上。
我们很多人热衷于打新股,一年中一两次,尽管每次都有不错的收益,但线上中签每次基本都是100股,虽然收益率很高,但大多数只能赚几千块钱,对总资产的整体贡献非常有限。
3. 自己选一些股票,比如10-20支,构成自己的投资组合。如果你运气好,选了20支还不错的,最后的投资回报可能相当于指数基金。如果对比一下美国道琼斯指数(只有30支股票)和标普500指数的走向,会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关性高达99%。也就是说,如果选得有代表性,很少的股票和具有几百支股票的指数差不多。
既然是这样,何必自己花时间做那些研究呢?大部分炒股的人连基本的金融知识都欠缺,看不懂财报,更不了解公司法和证券法,选择股票完全靠自己的好恶,加上频繁交易付出很多手续费,几年下来超过指数的可能性非常小。散户投资者,只有5%的人表现超过指数,有70%的人在亏钱。
从这三种情况可以看出,即便选对一支股票,也未必能够带来财富长期稳定的增长,那么做投资从一开始就应该放弃掉这种想法。通过投资获得长期复合增长的回报,关键在于找到能够搭上某种得益于经济增长的“工具车”。比如我们讲,股票整体上是分享经济活动所创造的价值,而债券也会对资本带来一定的回报。这些都是好的投资工具。
其次,在股市低迷的时候,要有钱能够买入股票,在股市高涨的时候,要知道拿回多少利润。懂得这两条,即便是傻子做投资,也差不到哪里去。最后,根据个人情况要有一个合适的目标。比如,有些人有闲钱可以放在那里30年不动,而有些人5年后要结婚则需要用掉一大笔钱,他们投资时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再比如,有人对风险的承受力较高,有些人资产少了5%都睡不着觉。那么他们投资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结合这些考量,我可以给大多数人下面这样的建议:
1. 投资工具中风险投资、金融衍生品和高价值实物(如黄金),大部分人不用考虑。当然,要是喜欢一条金手链或者一幅画,买来使用、欣赏当然没有问题,但这不是投资。
2. 如果你决定在一个城市居住很长时间,并且有能力买住房(不是投资房),你还是应该买的。虽然很多一线城市房价非常贵,但是你要首先考虑的是房子的使用价值,而非它的投资价值。很多人一直在等房价下跌,或许5年后能够等到,但是如果这样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有所下降,就不合算了。不过,如果现在没有能力买房子,不要为了买而买,最后让自己以及双方家长都负债累累,生活质量反而下降。
3. 去掉住房和其他投资手段,现在只剩下两种了,股票和债券。股票的好处是可以获得长期增长的机会,虽然中国现在的股市秩序不太好,中小投资人在过去的十年里没有从股市上获得什么好处。但是,从世界范围看,从几百年的历史上看,它依然是好的投资工具。
当然,前面已经分析过了,绝大部分人,只要考虑那些交易成本极低的指数基金即可,不要瞎炒股。因为从前面三种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盲目炒股即使碰上一支好的股票,对长期投资回报也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4.当投资工具只剩下两种的时候,资产配置的策略就一目了然了。首先,选择一个历史上表现比较好的指数基金投资。虽然所有的投资人都会说过去的表现不反映未来的收益,但是过去长期表现不好的,以后表现好的可能性很小。
股市上有一个名词叫做“黑五类股票”,即小股票、差股票、题材股、次新股、伪成长股。对于后四类,要坚决远离,对于第一类,如果是一个新公司,规模小倒不可怕,如果几十年如一日,从来不产生什么利润,就要远离了。其次,就是选择一组好的债券。
5. 每一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对风险的承受力和用钱的时间,按比例将资产分配到股票和债券中。比如年纪比较轻,平时不需要花钱,投资就是为了养老的人,将80%的钱以指数基金的方式投资到股市中都不算冒风险。剩下的20%,除了留出5%的现金外,其余的可以放到债券中。但是,如果已经55岁了,准备5-10年后养老,就不能这么投资了。
因为股市的一个衰退期可以长达20年以上,美国股市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经过了三十多年才恢复到当初的水平。2001年纳斯达克崩盘后,2016年才回到当初的水平。而日本在1991年经济衰退后,股市至今没有回到当时的水平。
因此,不能等自己准备用钱时,才发现无钱可用。对于老年人,投资反而需要稳妥些。类似地,对于过两年就要结婚或者买房的年轻人,千万不要抱有在股市上捞一笔解决首付的想法。运动员们都知道,在压力下动作会变形。
6. 如果你在股市投资上运气比较好,你的投资组合中股票这部分收益的比例会远远超过债券(和现金)的比例,比如你最初设定了7:3的比例,现在可能会变成8:2了,这时你需要拿回一部分股票的收益,而不是跟着大家在股市上一路狂奔。
当我们遇到好运气时,一定要感谢上帝,不要感谢我们自己。相反,当股市大跌时,恰恰不是你割肉的时候,这时候,你原先的债券或者现金就起作用了,你应该买入股票,维持当初设定的股票在投资组合中的比例。
这时,你其实用比较便宜的价格在投资。当然,每一次交易是有成本的,这种投资组合的微调每年来一次就够了。你微调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实践巴菲特所说的“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任何人只要能做到这简单的几条,不愁获得丰厚的长期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