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社区里边有讲座,在家无事,我拉着我家小朋友一起去听讲,讲座的主题是“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写作?”其实,去之前,我大概就能料想到是一场为了宣传而宣传的讲座,可我还是拉着孩子去了。
我俩去到的时候,已经开始了,社区工作人员催促我和孩子找位置赶紧坐下来。
老师洋洋洒洒讲了一个半小时,如何写作文?如何凤头猪肚豹尾?如何审题立意?其实都是一些写作文的常识。
我家孩子就耐不住,一直吵着闹着要走,可既然来啦,就不能走,对讲课老师还是要有起码的尊重。
我只能一边记笔记,一边安慰他,一会儿在本上画个小人,一会儿用调皮的文字问问他,提醒他要坚持下去,结束了我们去吃好吃的。
听课的过程中,我记了满满两页笔记,课程结束的时候,我还向老师提问,把笔记补充完整,我大概是那个听课最认真的,因为其他人都没有记笔记,我是一个成年人,并且是教过高中的老师,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跟他们比肯定要强一些,这样的比较又有什么意义?
这只是表面,实际上我很颓废迷茫。
❤️工作努力 意志消沉
踏入社会之后,不管是哪一份工作,我都很努力,在小学教学的两年,我每天7点准时到学校看着学生早读,中间除了父亲的忌日,没有请过一次假,后来到另外一个小学教五年级,尽管不是班主任,我也是尽心尽力,早起晚归,住在学校。再后来,读研实习,教高中,我把很多想法付诸于实践,其他老师总是说我们语文组的老师太卷。
我并没有从教学中获得很多快乐,实际上我特别颓废和迷茫。
很多道理我还没有想明白,就要面临做决定,我不会合理安排空闲时间,我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我想停下来,从中抽离出来,可是我做不到。
我明明知道这个讲座讲什么?我收获不了什么?我却很认真地听讲座,很认真地提问,笔记记得很工整;我明明处于实习阶段拿着代课老师的工资,工作上还是那样拼尽全力为他人做衣裳;我明明知道写简书不直接等同于提高表达能力,还在做似乎无意义的坚持。
我一直在想,如何让自己从这样的状态中走出来?怎么安排自己的空余时间,真正成长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