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给儿子买了一些哲学书,他断断续续在看,尼采、叔本华、柏拉图等。
一天晚上,睡觉前,他从房间里出来,走到我面前跟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买几本黑格尔的书啊?“
“好啊,你要买黑格尔的什么书?”看这一类的书,我是举双手支持。
他见我毫不迟疑答应了,面带微笑:“我明天写出来给你吧。”
第二天打开手机 ,QQ收到他的信息,一张编辑书单的截图。
年轻人真会充分利用手里的电子工具,我还以为他会手写一张书单给我。
书单列出来了,我不敢怠慢,他可能也做了一些功课找书。
利用上班空闲时间在当当网上查找,看着他列的书单只有七行,没想到一行为一个系列,有很多本,有些还分几部,全部找齐超1000元。
不能立即下手,再问问他,那种有几部的书需要都买吗。
最后决定了要买的十三本,看一下总价要700多元。
他发书单给我是4月13日,还有几天就是当当网的书香节,会优惠很多,可以减免上百元。
我也跟儿子说:“当当网的书香节要开始了,活动力度很大。”
四天以后,儿子每天放学回来都问我:“书到了没有?”
我焦急地盼望着书香节活动,快点开始。
他又连着问了两天,我就只好找理由:“有几本缺货。”
后面两天回来他就再没有问我了。
我也在思考,为了省钱会不会影响他读书的热情。
又过了两天,大米先生告诉我,学校搞了一个什么书摊,卖了几天书。儿子找他要了钱,他给了100元,自己在书摊上买了书。
买书的行为我支持,我好奇他会买什么书?学校的书摊又会卖什么书?会不会有黑格尔的书?他等不了了,要自己去买。
第二天晚上放学回来,我问儿子:“你在学校书摊买了什么书?”
他想了想,告诉我:“买了一本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还有一本《局外人》。”
“《局外人》,不是有一本吗?”
“妈妈买那本《局外人》很便宜,我以为写的不好,我又去买了一本,结果还没有妈妈买的那本翻译的好。”
“怎么看出来翻译的不好的?”
“刚看到开头最经典的那几句话,读起来不怎么顺畅,就没看后面的了。”
他比做母亲的鉴赏能力强些,还会鉴别文学翻译的好坏。
买同一本书,不同出版社不同翻译者,让他对比着来看,竟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