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这个国家发动了一场由上而下的革命。有人为信仰而战,有人因出身被杀;有人借机上位,有人被踩入土里。也许每个国人都知道这段历史时期,可历史就像个害羞的小姑,仿佛给这段时光蒙上了神秘而诱人的面纱。受害者的控诉,施暴者的沉默,历史的轻描淡写,三方构成了一个类似于罗生门的境况。后来的旁观者,自然对此一头雾水,也许听说了许多关于那个时代的狂热和恐怖,可其中微微透露出的单纯与浪漫,甚至会引起一些认为当世人心不古之人的向往吧?
作为一个以怀疑和求证作为第一准则的年轻人,那段时光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偶然间发现的这本书,《100个人的十年》,给了我一个机会从小人物的视角去窥探那场宏大革命的最底层。作者冯骥才,从一开始就背着一种历史使命感,对100位文革的经历者进行了采访,结合他们的口述,记录下了小人物的故事。正如他所说的,大人物们的苦难总有一天会被翻案,可小人物们的生活在被摧毁后又有谁会帮他们重建呢?
按内容划分,这本书应划进纪实文学的范畴。曾看过这么一句话,小说需要讲道理,需要讲逻辑,不然作者怎么使读者信服?而现实不同,他就是道理,就是逻辑。即便他再怎么荒诞,也不需要和任何人解释,也没有人能否定。因为现实就是这样,你只能去接受!整本书弥漫着的荒诞气息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每一个故事看起来都那么难以置信,可“纪实文学”这四个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这里边的每个故事,每个细节都是真的!都是真的!因此除了浓郁的悲剧色彩,文字的背后天然藏着一种历史的厚重和苦涩感。
开篇的第一个故事,拾纸救夫,就将这种荒诞推向了难以理解的高峰。
一位老师,讲述了一个在书上看来的毛主席藏于水沟脱身的故事,因无法证明出自何处,就被判为“特大反革命”入狱八年,悲剧这才开始。他的文盲妻子为了救出丈夫,四处寻找故事的出处,她翻书,找不到书就拾印字的纸,可这个不识字的女人怎知道纸上写了什么东西呢?她只有找人给她念纸上的字。别人劝她:“天下那么多书,那么多纸,那么多字,凭你怎么找的完呢?”可谁也劝不动这个女人。她就天天上街,找到张印着字的纸就如获至宝,甚至茅房里发现的纸也都涮干净求人读给她听,人家要是不肯,她就跪下来求别人读给她听,就这样等着那个故事的出现。时间长了,自然有点疯疯癫癫。
后来啊,一年到头的拾纸不但没有感动苍天,反而因为家里攒着那么多纸,一天夜里,炉膛里的火引燃了废纸,这女人和孩子活活被烧死了。老师听到了这个消息,心生死意,他在茅房里发现了根绳子,就准备吊死自己。可麻绳糟了,他摔在地上,忽然发现他眼前有张油印的纸,上边正印着要他命的那个故事。他捧着纸片又是大笑又是大哭,以为自己终于能被平反了。以为这就够荒诞了吗?不,这还不是顶点。
可因为证据不足他到底也没被平反,最后平反的代表来了,他去伸冤,恰好代表正好读过这个故事,还找到了出处,有了书的证据,老师背了八年的罪名很快就去除了。但有如此奇冤,却没有漫天飞雪,等到平反之时也没有阖家欢聚,扬眉吐气。最后的最后,只剩老师在妻子的坟前烧了这本要了她的命的书。
故事到这,也就结束了。
这种悲剧是再高明的的作者也虚构不出的,这些以细节构成的个人故事,使灾难变得真实可感,将其铭刻在我们的情感记忆中,不再会被人用抽象和模糊的叙述所蒙蔽。同时,它逼迫继续活下去的人不得不去面对,不得不去反思。
反思,不错,历史给我们的第一个教训就是反思,然后不再犯错。不幸的是,历史告诉我们的另一个教训是,人类永远都不会吸取教训。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只要人类不灭绝,有些事情就会一直发生下去。所以不如换个说法:知道这些故事,不是为了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而是让主人公曾经迷惘而困惑的一生,获得些许存在的价值,让这些特定时代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发出一些自己的声音。这些普通人,在面对命运对他们最残酷的折磨时,其内心之复杂和经历之丰富并不逊于位高权重者,他们,或者说我们,虽是千百年来被历史车轮碾压的分母,但理应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拿起这本书,其中的故事,初看让人匪夷所思,浑身颤抖,手脚发冷,惊愕于这样的事怎会发生。可怕的是,这本书充满了这样的悲剧。当你已阅过半,合上书,闭上眼睛,沉默片刻,或是回味作者的结语,或是想要暂时从悲剧中抽离时,却只能麻木地叹一口气,然后,进入下一个悲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