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关屯留县纪委通报教师聚餐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据央视网消息:山西省长治市纪委昨晚(16日)通报,长治市纪委及时对屯留县纪委有关调查处理工作进行了审核,认为在处理依据、处理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当不妥的问题。经研究决定,撤销屯留县纪委常委会关于对屯留一中南校区部分教师聚餐饮酒问题的处理决定,并由市纪委全面核实了解情况后,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应该说,这件事情的处理比较及时,撤销处理决定也给了老师一个说法,对未来肆意侵害教师的行为是一个吓阻,意义不小。
至于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相信也不是老师们的最终目的。老师是天底下最通情达理、最善良的人,从来不会睚眦必报,也没有精力去讨一个说法。有人说,天底下只有两个半好人,一个是父母,一个是老师,半个是你将来另一半的父母。因为爱屋及乌。
所以侵害老师的权益,几乎是天理不容,最容易引起社会愤怒。犹记得当年海淀的辱师事件发生之后,连北京黑道都看不过去,准备出手教训这些瓜娃子怎么做人,怎么尊师,怎么重教。这可为当官者借鉴。
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在这个事件之后,我感觉非常沉痛。有两个问题,如鲠在喉。
第一个问题:谁举报了老师聚餐喝酒?
说句老实话,我不相信这是有关部门明察暗访的结果,而且这个宾馆在闹市之中,档次根本不够,就算明察暗访,这个酒店也不在其中。
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群众举报。这就很值得思考了。
群众明明知道老师们在一个小饭店里聚餐,尽管喝酒了,但如此寒碜,如此蹩脚,聚一聚啊,这是人之常情。那么,群众为什么还要举报?
我们不得不承认,老师在社会上的评价非常不好。尊师重教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社会上不少人认为老师是眼镜蛇,最阴险最毒辣,这是多么可悲的现实!
前段时间,安徽学生打老师后,我写了一篇文章《中国教师,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天阅读量破300万+,5万人点赞,绝大多数都是老师;但后台也有很多家长留言,认为老师该打,阴森恐怖。
老师工作如此之辛苦,从事的又是育人之重任,教育又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为什么社会评价如此不堪?吃个简餐就要被举报?犹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首先是应试教育的祸害。
中国教育之荒唐,之惨烈,之不得人心,尽人皆知,人人喊打,人神共愤。教师作为教育的现实执行者,尽管在应试的洪流中,不能自已,无法自全,被动的参与;但却在事实上成为应试教育的同谋和共犯,被社会迁怒和痛恨,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教育产业化的波及。
近些年,一些学校名目繁多的乱收费,屡禁不止,屡禁屡收,前收后继。实际上这种乱收费与老师没有一毛钱关系,但是板子还是打在老师的屁股上。
一旦学校变成产业场所,变成商业所在,染上铜臭味,那么,学生和家长有理由把自己变成顾客,这就把原本师生单纯的同舟共济,演化成商家和顾客的尔虞我诈。这种心理转换的危害极大。多年来的师道尊严随之轰然倒塌。
再次,社会对教师的巨大期望和失望交织的产物。
由于计划生育等现实问题,每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再加上社会竞争的加剧,导致父母对孩子期望值不断攀高,这种攀高又直接转化为对教师高期望。教师无论如何尽心尽力,兢兢业业,还是不可能让所有家长满意。
满意的家长一声不吭,不满意的家长对这种不满意却不断放大。更何况还有部分教师,随着商业大潮的冲击,对强加于教师身上的这种道德绑架,并不买账。这又使得教师和家长的利益无法达成一致。
高期望必然带来高落差,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加在老师身上,这显然是不能承受之重。
再次是首鼠两端的家长队伍。
新一代的家长,很多是中国恶性教育的产物。他们深受教育的毒害,对教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本来就对教育有抵触情绪,甚至极为反感。他们在职业选择中坚决躲避这个雷区,当他们从校园里逃离之后,一辈子也不想再和学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但在子女教育上,又不得不与学校亲密接触,这种接触唤醒了曾经的伤疤和记忆,这本身就是痛苦的。
而在子女的教育上,他们又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期望自己的孩子不再受自己当年的教育之苦,但现实的压力,又迫使他们和教师沆瀣一气,把孩子逼得头悬梁、锥刺股,尘满面、鬓如霜。
一旦孩子脱离了学校,家长马上断绝了和学校的一切关系,由于晕轮效应,家长不再以为自己是同谋,而把孩子一切的中学苦难都归结为学校和教师。呜呼,教师,真是最好的替罪羊!
再次,少部分教师的恶劣行为。
毋庸讳言,也有少部分教师,巧取豪夺,把学生当成了摇钱树,吃喝拿要,补课捞钱,更有甚者,连班级桌位,也要明码标价……给教师群体造成了恶劣影响。媒体对教师的监督也可谓不遗余力,往往一个禽兽教师的出现,媒体跟进报道,就会使整个教育队伍蒙羞。实质上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大量的教师就背上黑锅了。
但社会普遍对教师零容忍,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只能洁身自好,别无他法。
最后是教师的职业使然。
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实际上使得教师远离了主流社会,变成了象牙塔里幼稚的一群。想想看,早上六点多上班,晚上九点多下班,哪里还有和社会交流的机会?而绝大多数老师们聚在一起,只有两个话题,一个是学生,另一个还是学生。
教师身上的职业病,使得社会上的人很不感冒,纷纷退避三舍。比如教师喜欢自说自话,絮絮叨叨,这是长期的灌输式教育落下的病根,除了中国学生,其他人如何忍受得了?
一些教师还放不下架子,时时注意为人师表的形象,让人感觉老师自命清高,与他人格格不入,很难接近。要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而且多年来的清贫,还让教师养成了精打细算的好习惯,但这种好习惯一旦放在社交场合,绝对是让人无法容忍的缺陷。于是乎,“寒酸”成了教师的最大特征。
另外,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喜欢揪住不放,好教训人,必欲改之而后快。逐渐养成了斤斤计较的坏毛病,而且病得很重,一时两会还好不了。于是,“迂腐”成了教师的另一大特征。
所有这些使得群众对教师非常讨厌,他们不举报你举报谁呢?
第二个问题:优秀毕业生为何要动老师?
屯留的官员们肯定都是优秀毕业生,按照常理,非主要领导基本上都是当地人。也就是说,这些官员肯定有不少人是屯留一中的毕业生。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来了,这些学生为什么对母校的老师下狠手?
作为纪检干部,一定听老师说清了,这是学校的假日,而且AA制,而且花费不多,非常节俭。作为屯留一中的毕业生,完全可以放老师一马;但他们为什么不肯放过?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
最容易害老师的往往是那些优秀毕业生啊,君不见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考走了,天南海北,衣锦荣归,在大街上看见你,头往旁边一扭,鸟也不鸟你。
反倒是那些经常被老师批评责罚的学生,却常常记得老师,时时忏悔当年的年少轻狂。这岂非咄咄怪事?我们会不会不因此产生一丝愧疚?
对于所谓的好学生,我们都把他看成是手心里的宝,护着他,宠着他,惯着他,眼睛紧盯着他的成绩,何曾真正关心过他?
一些老师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满脸漂浮的更是欲望。就像老太太喂老母鸡,目的只在乎大鸡蛋,何曾在乎过鸡生蛋时的心理和感受?一旦鸡不生蛋了,或者是蛋小了,要不拼命增加饲料,要不就是怨天尤人,要不就是移“情”别“恋”。何曾有过什么教育情怀?
对于优秀的学生,一些老师往往只教书,不育人!
或者自以为给得很多,实质上却很少。优秀的学生,常常是最贫瘠的,最可怜的,最可悲的人。退一万步,就算老师真的给了他们很多,但没有给他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和氛围,没有把他和其他同学一样看待,也依然构成了对他的伤害。
但对于普通学生,老师处理就不一样了。我们找他谈话,声色俱厉,甚至动粗,我们的失望、焦虑、痛苦、挣扎,一览无余。尽管我们的处理方式可能欠妥,甚至还很不恰当。但是,我们是在教育,这里有态度,有爱憎,有情感的参与,有教师的兴发感动。
就像《小王子》所说,我们为这些学生付出过,不管是眼泪、失败,还是焦灼、痛心,甚至是粗暴,但我们彼此驯养过,他们就成了我们生命中的独一无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世界其实十分公平。如果我们只教书,不育人,没有把真善美的种子种植在学生的心灵,那么我们就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我们就只能被通报,只能牙齿打掉往肚子里咽。这就是我们的报应。
真的,我希望我们每一个老师,恪守我们教师的职业尊严,让我们每一个教过的孩子,都从内心里敬重我们,我们虽然很贫穷,但我们两袖清风,我们的腰杆挺得笔直。
让我们遇见的每一个家长,都觉得是人生的幸运,让他们无话可说,感恩道德。为了他的孩子,我们用尽了我们的洪荒之力,我们对得起皇天后土,对得起天地良心,我们也必将赢得家长的信任。
这个时候,我们聚餐喝点小酒,他们非但不举报我们,在我们被通报的时候,他们就会坚定地站在我们一边,为我们声张正义,大声疾呼,寻觅公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