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读蒋捷的《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现在我在上关于古典音乐欣赏的网课,更加有体会。
之前听古典音乐,大多时候有点附庸风雅的倾向,而且更喜欢激昂的篇章,对中间很多自感平淡的地方甚至会觉得枯燥,而且,受他人影响比较大。比如,看《肖申克的救赎》时,就被影片中那段《费加罗的婚礼》吸引了,连带着了解一下莫扎特;比如一个我喜欢的博主推崇巴赫,于是我就跟风每天听几分钟。。。完全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自从开始上课后,了解了这些大名鼎鼎的作曲家的生平,他们用一生境遇谱写成曲,值得认真听取。而在经过了少年和壮年听雨的心情后,我觉得根据自己阅历的不同,确实也可以听得进从前觉得枯燥的地方了,“枯燥”除了说明没有用心去听还在于当时的自己根本就不懂,如今“鬓已星星也。”又在现实的捶击下明了“悲欢离合总无情”,再来听曲,突然就有了感同身受的共振。
而且,因为自我体察,也更加明了自己想要的想听的是什么样的音乐。
人就是这样,慢慢成长或者一夜长大,慢慢和自己的生活和解,即便不想如此,却再也回不去了。于是,从前不懂的,自然就懂了。
情愿不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