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造就了他也摧毁了他

作者: LEILA蕾拉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10:58 被阅读24次
    时代造就了他也摧毁了他

    Thomas Wolfe,这个在大学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上都不会多提一句的作家却因为一部裘花和柯林叔的电影《天才捕手》而走入了我们的视野。先不论电影的优劣,当我很巧合地在自家的书柜里找到一本十年前曾经买过却未曾拜读的《无处还乡》时,才蓦然发现,原来就在身边。

    这是一本厚重而密集的小说,近四十万的字数是沃尔夫的习惯和标配,这也是沃尔夫短暂而仓促的三十几年的人生中最后一部小说。看沃尔夫的自传体小说很难将现实与虚构区分开来,他蓬勃的激情全然来自于自身的经历,所思所想,即使是人物,也都是切实的存在。他的长篇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在没有完整如一的线索情节的状况下,他竭尽全力把自身脑子里所想所思,以繁琐而块状的形式展现出来,就像是一个故障的水龙头,任凭思绪如水般流泻。但他的文字,却丝毫不水,内容虽然不缜密,可却殷实而丰盛,并且他具有一种让人毫无疲倦之意的栩栩如生的文字驾驭力,这是很多传统的小说家都无法做到的。不敢说他的“话唠型天才”是笑傲美国二三十年代的智慧,但的确让他脱颖而出,让他成为了一个时代无法忘怀的一笔。

    在《无处还乡》的构架中,主人公乔治已经来到了1929经济大萧条之前盛极的岁月里。他的第一部小说(应该指的是《天使望故乡》)已经出版,给他带来了销量,名望和女人。但这些乔治从幼年期就梦寐以求的名利和爱情,给他带来了双重结果。

    首先,沃尔夫用大量的块状,堆叠的笔墨描述了乔治回到美国南部的家乡参加亲人的葬礼,描述了几乎乔治从纽约火车站,火车旅途一直到回到家乡所有遇见的人的外貌语言特征。从这些似乎无法停止的描述中,他有心又无意地描绘出二十年代经济盛极的美国,即使在如此偏远的山区,房地产的泡沫也像魔爪一样伸向了普通的镇民,把投机的狂热散播在乔治熟悉的人群之中,而乔治的小说,很快因为他的观察写实和深深的思索,把他从“家乡的英雄”拉向了暴露隐射他人隐私的记录者,卑劣小人。乔治的无处还乡在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那个真正意义的确实存在的家乡,以及在那里的一切都对自己关上了大门。

    其次,受女友的邀请,和菲茨杰拉德小说里的年轻人似曾相识,在美国这个新晋国家的上流社会里(小说后半部沃尔夫将其同欧洲进行了对比),乔治在那场被沃尔夫用大量文墨堆叠的晚宴上,深深地迷失在美国大萧条之前的上流社会的虚伪,做作和浮华之中。这本就不是他的世界,却曾是他一度向往的名利场,他走进其中,却无处还乡。

    于是社会进入真正的萧条,泡沫经济的崩塌,失业率的上升,引领乔治蛰伏在布鲁克林的破屋子,夜以继日地创作。他游荡在深夜的布鲁克林,他深爱的纽约,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拼命地去摄取这个萧条背景下纽约贫民区的脉搏,呼吸和血流,在这漫长而源源不绝的描述中,纽约在我们读者开来,仿佛是一个庞大的生命体,用真切的疼痛和万千的世相,丰富了乔治,也丰富了社会状态的形态。而那个即无法回到南方故乡也无法容身纽约名流的乔治,爱上了布鲁克林。

    随之沃尔夫穿插了对福克斯的描写,这位来自新英格兰,传统,隐忍,又独具慧眼,在九年内都是乔治心灵导师和父亲角色,有着五个女儿的编辑,他眼里的世界。这一部分的穿插定位,让固有的存在福克斯深入人心,也为最后乔治和他的决裂埋下了伏笔。

    随之是欧洲,沃尔夫同样用了大量的文笔描写了和名作家在英格兰乡村的“历险”以及在德国柏林,他最为深爱的充满哲思的欧洲国度,觉察和体验到这个国家表面极度的秩序感和纳粹的崛起。这场乔治没有从正面描述的经历,让他对欧洲也感到了不安,感到了纷争,痛苦,猜疑,打压,当然还有虚伪。

    这是一部多么诚挚的作品,诚挚到读者似乎都可以努力去原谅沃尔夫过多的语言和不稳定的疯狂情绪。他具备很多小说家没有的才华,热情和语言能力,但他的视角依然是片面的,主观的,正如他本身残缺的性格。如果沃尔夫没有英年早逝,那么他将会如何如何震颤文坛,成为菲茨杰拉德,海明威都无法超越的角色,这样的假设,想必只能留给后人。但沃尔夫是有爱的,他的爱是对美国这片土地最有情怀的眷恋,可是他却在自己的人生中,丢失了原本憧憬的一切。

    他固然否认自己是迷惘的一代,而他却无法否认自己身处一个迷惘的时代,被时代变迁的滚滚洪流卷入,吞噬,造就,也同时摧毁。

    而在他死去以后,这个世界就开始再次进入惨绝人寰的战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代造就了他也摧毁了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qh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