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
-王阳明
历史上多少悲剧出于争名夺誉,人们只看到了虚名表面的好处,却不知道在虚名的背后,埋藏了多少辛酸和苦难。为了承受这么一个毫无价值的虚名,人们常常暗中钩心斗角,明里打得头破血流,朋友反目成仇,兄弟自相残杀,虚名之累,有什么好
中国儒家极力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更是把“去人欲”当作“存天理” 的条件,他说:“去得人欲, 去人欲使识天理。”
王阳明将天理、良知、本体合而为一的,也就是将道德伦理的价值与存在的本体合而为一,要证得“本体”就必须除掉一切人欲。
中国儒家极力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更是九“去人欲”当作“存天理”的条件,他说:“去得人欲,使识天理。”
人心不足蛇吞象,而蛇吞象——咽不进,吐不出,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什么都想要,最后可能什也得不到,反而一辈子将自身置于忙忙碌碌、钩心头角之中。这样活着。免太累!如果少一些欲望,就会少一些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