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读理财类的书比较多,可能是急于摆脱负债吧,因此有意无意地就会找一些理财书看。光《富爸爸》系列就看了四五本,再加上其他的一些书,看了不下十本理财类的书籍。
看完这些书后,我发现其实想要实现财务自由,也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只不过需要你学会延迟满足。并且把延迟满足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事业、生活、投资等等……
很多人理解的延迟满足,可能就是想买某件东西的时候,暂时先不买,等过段时间再买,这样就能避免冲动消费。但很多人发现,就算暂时不买,回头还是会买,其实还是对延迟满足的理解太表面了。
所谓延迟满足说到底就是: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千万不要把它理解成,今天想买某个东西,暂时先不买,等过段时间再买。这其实是在压抑你自己的欲望,并不是在做延迟满足。
比如我之前报名的写作课,这些课程大部分属于是我想要买,但其实我并不是真正需要这些课程。但为了买这些课程,我会拼命说服自己“需要”这些课,因此就一直在买课的路上停不下来。
甚至去年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还会花几千块去报名写作课,可见有时我们对于想要和必要是根本分不清的。
但是如果那时的我明白,想要靠写作养活自己,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积累期,在这个期间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写不出来、没话题、没思路、不想写等等……
而我要克服的正是这些负面的情绪,而不是简单地去报课。换句话说,方法只能做到锦上添花,真想写出点成绩,还是得靠日日不间断之功。
就像我买课一样,每次买课其实都是想靠买课这个动作,来解决问题。而事实证明,光靠买课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它只能让你在付款的一瞬间,觉得问题解决了。
所以我觉得,遇到困境时,多从自身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如何解决,这样你的眼光自然会放长远。
就拿投资来说,很多人买股票其实盼望的是快速赚到钱,甚至说希望找到一只短期内能翻几倍的股票。
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都无法预知未来,很难找到这样的股票。
如果你能有点耐心,去把每月不必要的开销存下来,投资指数基金,把时间拉长到二三十年,收益也是不低的。
由于你省掉了不必要的开销,你的消费能力就会有所下降,多年后就有可能靠利息生活。这其实也做到了财务自由,只不过这个时间会稍微长一点,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可能都不太能做到。
因为我们习惯了站在当下看当下,自然就少了那份远见。
可当我读完十几本理财类的书籍后,发现大部分书籍都很推崇指数基金,甚至有本书就专门讲如何靠投资指数基金实现财务自由。
这些书的作者都是理财专家,投资大佬,很多方法都是人家亲身实践过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听话照做,不要想太多。
读到这的时候,你心里是不是在嘀咕,这个方法到底行不行。
你看这不就需要延迟满足的心态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