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出了点问题。回学校一趟,办理一些很琐很碎的事,本以为个把小时的事,没想到最后折去了一天的工作时间。
学校还是以前的样子,不管过去多久,不管她重新修建了什么,其实都是从前的样子,不会改变,而我却不是了。
学校里还有几个读研未曾毕业的好友,每次来还能约着吃个饭,聊聊彼此,也能借个卡混进图书馆,再以后,学校于我也会越来越生疏吧,她属于那个年代的我,而我已不属于这里,这里也将不再有我熟悉的人。
但我想我可能还是会喜欢来学校,只要我还在这座始终陌生的城市,即使只是静静坐着,想点事情。想想那时候的我,和现在的自己。
最近其实有在想一个问题,态度的问题。人与人之间做事情有什么区别呢。做一件事情,是为了谁做的呢。
我想应该不是为了任何人,是为了自己。
想想人这一辈子,“如白驹过隙般,忽然而已”。每做一件事情,都是要付出以生命为单位的代价。时间是最宝贵的,又是最廉价的。好多事情,以消遣为由,其实是抱着打发时间为目的,到头来忽然发现时不我待,看吧,就是这么矛盾。
做事情,尤其做有益的事情时。应该有所把握,心里应该有一个标杆衡量约束好。做事情,最终并不是为了讨好、为了迎合、为了应付、为了打发时间。应该在顺应自己道德标杆的前提下,达到自己的满意度,达到个人在社会意识下对自己负责的衡量标准。
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这个独一无二的标签负责。
这里有个标准,这个标准是个人在不断充实自己过程中个人价值的体现。它一方面源于自身的认知,一方面源自外界的认知。
一张100分的卷子,有的人考了100分,有的人考了99分。在外界直观看来,两个人只差了1分。但是当这张卷子变成200分的时候,有的人能考200分,有的人依旧还是99分,是不及格的水平。
所以一件事情,能做和做好的差别就在这里。当这件事情的难度变大时,做好和能做就变为了做好和做不了。
这里有两点,无论外界如何,自身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感知。再就是扩展自身的衡量标准,积累、坚持、严格要求自己,态度上,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离开学校的时候已经很晚了,V陪着逛了一下午,走的时候又送至地铁站。之前有想好久不联系了,不知是不是生疏了。结果发现默契还在,依旧能做到无话不谈,成几个小时地侃。工作之后,发现这种情谊更显得珍贵。
洗洗睡了。
![Uploading school_216431.JPG .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