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冷了,上下班就不开车,也不骑车了,(车和自行车都放在外面冰冰凉)走路上班十多分钟,感觉又锻炼,也不觉得一出门就有来自速度的风钻进脖领袖口,就算是一举两得吧。
昨日下班与同事小赵一块儿往家走时,看到她不像平时那么欢快健谈,顺便问了句:“今儿怎么了,有啥不开心的?”“唉,你不知道,我那老妈天天起得太早,在屋子里练钢琴,虽说关着门,也吵的我们睡不好,心里烦,因为这事老公和我都不高兴好几次了,孩子有时也来告状,说姥姥吵死人了,周六日都不让人家睡懒觉,我这可是老鼠钻风箱了,两头受气。
回到家我就在想:我的老爹妈离得远,退休有些年了,也都年迈,能自理的时候自己住,感觉生活有些吃力了,提前联系了附近的养老院,那里虽说不是自己住惯了的家,但有人管理,日常吃住都不是问题,还配有护理帮助,自己感觉还可以。想想人到老了,已有孙辈了,子女有的也在忙着照顾孩子们,腾不出更多时间照顾父母,这个也归类不到孝不孝顺,父母只要条件允许,养老院养老也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些条件好的养老院还设有各种适合老人活动的场所,如:棋牌室、阅览室,健身房等,还有那么些年龄相仿的老伙伴,其实也挺好的,子女抽时间过来看看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表示一下关心,给予老年父母以精神慰藉。
但这也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适合的,也有经济和其他原因想要居家养老的,都是一种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客观点讲两代人一起居住,一般会有各种代沟。就象小赵母亲,一个小区住了多年,性格爱好也都了解,以前住自己家里,又都不远,时常走动一下,也没听说过什么,就因为家里的一些变故,母亲也上了些年纪,就搬到女儿家住,为的是有个更近距离照应。老人偏偏不甘寂寞,花钱报了网上钢琴班,据说每天是有作业的,不安排时间练习会觉得钱交了没学成个啥,这样以来矛盾自然就产生了。
俗话说家家一本难念的经,可能小赵目前最难念的也就这本了,理论上说,母女坐下来好好聊聊,把时间重新安排一下,大概矛盾就解决了,可谁能保证就可以那么完美解决呢?再说,代沟的深层原因有很多,解决了这一出是不是还会有别的呢?
看来相互理解、各自退让一步,先解决了目前的事情再商量下一步才是当务之急。
作为旁观者,每个人的家庭社会坐标里也都会遇到类似这样的矛盾,毕竟谁都不是圣人,也都做不到完美。我们也只有盼望其他一些如抱团养老,居家养老,社区互助能从各个方面解决或者缓解一些矛盾。
愿所有老人晚年活得健康开心,也为还在上班忙碌的子女们解决一些后顾之忧,最少在家庭这个最小单元上达到和谐,来促进社会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