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菜市场买冷蒸,可是老爷子不会用微信或支付宝收款,我没带现钱,让老爷子请邻摊帮忙,他又不,只得作罢。碰巧看到一位老奶奶卖榆钱叶的,一问才5元一斤,果断下手。这位老奶奶也不会电子收款,但比老爷子思想活络,找到一卖瓜子的小年轻帮忙。没有让我失望。
公公有些不相信,5块钱竟然买了这么多,还是比他年纪大的老奶奶卖的,怀疑我买的假的,可能买的胖杨树叶。他觉得榆树叶现在太稀少,家乡十里八里都没看到一棵,摘这么多榆树叶很费事,老奶奶完成不了。我和姑老太都认定不可能假的。我隐约记得我小时候见过家乡的榆钱叶,只是那时不知好吃。现在特别怀念。公公说他年轻时见得更多,被他这么一说,也将信将疑。
为了证实,他去寻找证据,到前面邻居家摘胖杨树叶回来比对,可他发现那树已被锯掉,残枝上只泛着嫩芽,无比证实。姑老太说,前几天她刚吃过厂里的同事带来的榆钱,她家有榆钱树,为了弄清真相,我让她联系同事,拍照问询,我同时也将照片发朋友圈咨询,答案一致,皆说榆钱。
午饭后,我择好榆钱叶,洗好放外筛子里在阳光沥水。公公看到后面经验丰富的邻居和牌友路过,赶忙召唤请教,确认是榆钱。并且手把手指导我们应如何择榆钱以及如何和着面粉蒸制。我和姑老太又二次返工,进一步去茎,然后再根据指导步骤一一实施。
第一次做,便成功了!口感很好,舍不得放下筷子,竟至吃撑了。
从意外买榆钱叶,再到确认,再到做榆钱叶,到最后吃榆钱,回想每一环节都趣味多多。

今天还经历了一个第一次。婆婆打回青箬子,乘五一大家在家,包点青粽子。婆婆手巧,各种包法都会,我也从没想学,心里有依赖。可这几年手关节疼,使不上劲,于是打电话丫头帮忙,她不好意思跟我直说也要学学,不然等她不能动,我们便吃不了粽子。可能年龄不同了,想法也和之前也有所改变。正好我就有意学包粽子。在小学交流的三年,学校每年这时候都搞包粽子劳动实践活动,可自己不做班主任,也就无缘参与,看到五六年级的孩子的成品粽,总觉有些惭愧和羡慕。今天正好机会来了。
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难。包粽子还真是技巧活,需要认真观察和摸索,才能掌握要领,一不小子就弄坏箬叶或散架。第一个粽子勉强成型,可经历了五花大绑唉。因为箬子紧张,我没敢继续,包角还很生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