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10-19

2020-10-19

作者: 小晶_3eb4 | 来源:发表于2020-10-19 21:37 被阅读0次

    思考引起的杂念

    有些朋友在工作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杂念浮现在脑海中。比如:

    “对了!有一份文件必须在今天交给客户。”

    “突然想起来,下午开会我还没有预定会场。”

    “我必须得给A君回电子邮件。”

    “肚子有点饿了,中午我是吃拉面,还是吃盖浇饭呢?”

    毫无疑问,这些杂念会大大干扰我们的专注力,让我们产生想做其他工作的冲动,从而放下手头的工作。结果哪样工作都没做好。

    杂念不仅影响我们的专注力,还会打断我们现在的工作。也许只是闪现1秒钟的杂念,却要浪费我们15分钟重新集中注意力。

    把心里惦记的事情全都写出来

    有的时候,杂念会不自觉地闪现在我们的头脑中。所以,有人认为杂念是不可控制的,也不可能将它们彻底消除。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杂念不仅能够彻底消除,而且还很简单。

    就像前面我列举的几个例子那样,杂念基本上都是有关“预定”“日程”“该做的事”等还没决定或还没完成的事情,其实只要把它们写下来,写进“日程表”“TO DO清单”里等,它们就不会再来干扰我们的思路。现在智能手机非常方便,可以下载安装日程表、备忘录等软件,将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但我并不建议大家用这种电子日程表,最好用笔写到纸上,并放在办公桌上,以便一眼就能看见。

    写好“今天的工作安排”“下一项预定工作”或“上午该做的事”,并把它放在办公桌上。当您头脑中再闪现出相关杂念的时候,只要看一眼自己写的“工作安排”,杂念就会立刻消失,人也会感到安心。

    苏联心理学家蔡戈尼克在一家他经常光顾的咖啡馆中有一个重大发现。那家咖啡馆的服务员不用做记录就能同时、准确地记住好几位客人点的餐点。可是,当这位服务员把客人需要的餐点端上桌之后,他很快就把刚才那几位客人点了什么都给忘记了。

    后来,蔡戈尼克通过心理学实验对这个发现进行了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当目标没有实现时,人对未完成的课题记忆比较深刻。但目标实现后,人对已经完成的课题,记忆就没那么深刻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蔡戈尼克效应”。

    喜欢看电视剧的朋友可能都有体会,每一集中间插播的广告,都会选在恰到好处的时机,一般都在小高潮的时候突然中断,插播广告。电视剧每一集结束的地方,也会留下很多悬念,让人很期待下一集的播放。这也是很好地利用了蔡戈尼克效应,强化观众的记忆力和专注力。

    当一个必须完成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就会处于紧张状态,但随着课题的完成,这种紧张感也会消失,还会渐渐淡忘课题的内容。反过来,正在做的课题中途停下来,或者课题处于未完成状态时,我们的紧张状态就会一直持续。这份紧张感使我们对未完成课题的记忆异常深刻。

    “仅仅是写下来”就可以排除杂念

    蔡戈尼克效应,如果用我的话来说就是,正在进行的事情,会占据大脑的存储空间,一旦完成之后,就被从大脑中清空,不再占据存储空间。

    “今天有一份文件必须做好”“今天中午是吃拉面,还是吃盖浇饭呢?”……这种反复出现在脑海中的杂念,正因为它们是“尚未完成的课题”,所以使我们的头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才会被深刻记忆。

    那到底该如何消除这些杂念呢?

    其实前面已经讲过,方法很简单,只要把这些杂念写在纸上就行了。把杂念写出来之后,原本“未完成的课题”就变成了“已完成的课题”。

    “感觉肚子饿了,中午我是吃拉面,还是吃盖浇饭呢?”如果您的头脑中出现这种影响专注力的杂念,您就马上把它写出来,“中午12点半,去‘来之轩’吃拉面”。

    “我有点想吃拉面。”“拉面还是盖浇饭?”在思考这种问题的时候,问题就处于“进行中”,所以会一直萦绕在我们头脑中,挥之不去。这时我们就需要果断做出决定。“中午就吃拉面!”然后把这个决定写下来。这样一来,虽然还没有吃到拉面,但已经决定去吃拉面,问题就已解决,我们也就不会再因纠结而浪费时间了。

    把“未完成的课题”变成“已完成的课题”,我们头脑的紧张状态就会解除,这个杂念也就随之消失了。

    一句话,头脑中产生杂念就把它写出来,写出来后就忘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10-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il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