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是世界的窗口,那有想要的一切
陪伴孩子亲子阅读,似乎已经越来越流行了。结合自身的童年印象和现实的生活气息,越来越多的父母渐渐意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真的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一生的成长。
MINI:小时候家里是整面整面墙的书柜,父亲还会把爷爷送给他的书小心地包上书皮。但看书方面,父亲从小对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要看哪本看多少,包括我用零花钱自己买的各种杨红樱、曹文轩等写的课外书不干涉,就随我兴趣看,还会时不时和我讨论他最近看了哪本书,有什么好玩的,渐渐地我没有书看了,会去他的书柜淘宝,包括现在也有传承下来的习惯,自己看了什么好书,也会互相推荐讨论。
小萌:我爸爸很喜欢看书,经常吃饭的时候也是边看边吃,可能是耳濡目染吧,我妈妈说我小时候不识字的时候就翻书看画,后来认开字就每天找我爸的书看,不过我看书习惯不是很好,每天晚上睡觉前必须看着书睡着,小时候把我爸书柜里的书都看完了,没得看就把最开始看过的再看一遍,我觉得有家长以身作则,有时候不需要说什么就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
小胖:我爸爸也是很喜欢读书的人,但他都是自己看,小时候给我讲故事的时候不多。家里很多书但他不是很喜欢我看课外的书,暑假的时候我会提前把每天他布置给我的作业做完然后就悄悄偷看书柜里的书,好多名著都那个时候偷偷看的。
阿凡提:从不会读书开始就是父亲给我们读,慢慢的喜欢上读书,一发不可收拾,上班后的实习费都用来买书,每个月只吃方便面,就是几分钱一块的时候。读书的乐趣只有爱读书的人了解,只要有书看,我可以整天不出门,通过书了解历史未来,了解自然,书是我们与世界沟通,了解世界的窗口,那里有我们想要的一切!
2、虽然家里不宽裕,买书从来不犹豫
父母对孩子的阅读习惯养成具有天然的影响力。虽然,谈父亲的比例多一些,母亲的引导也同样存在、相伴而行。当然,也听说有些人家的父母比较偷懒,不仅很少引导孩子读书,自己脑子里也没啥存货,孩子一让讲故事,就开始念叨“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孩子最初还觉得新鲜,后来回回都听这故事,孩子就抓狂了。
听了一众朋友们对孩提时亲子阅读感受,我愈发感谢我的父母。虽然小时候家里并不宽裕,但在给我们兄弟俩买书问题上从不犹豫。只要我们喜欢看的书,都给搬回家让我们细细读。
记得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安静的大院里,那时的钢筋水泥很少,绿地沟渠很多。到了晚上,经常会有许多萤火虫“打着灯笼”飞出来,美幻的景象至今难忘。我问父亲,那些小虫子没有电源,怎么会发光呢?父亲呵呵一笑,对我说:想知道答案,自己到书里找找看。后来的我才知道父亲并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希望培养我通过读书获取知识的习惯。恭喜他如愿了,如今的我,有问题,就翻书,实在不行找度娘。
除了各种各样的小人书、童话故事、经典名著,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是一套丛书,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向我们开启了了解世界的大门,也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所以从小,我就对天文地理、自然规律、物理现象、动物习性等略知一二、惊喜连连。
比如,我知道了为什么星星喜欢眨眼睛,为什么水儿总往低处流,为什么兔子不吃窝边草,为什么萤火虫可以发光。后来我又看到《百万个为什么》《千万个为什么》陆续上架,确认过眼神,心神便已然相通。也正因为有了这段经历,从小学到大学,语文科代表都被我霸占了,而且不仅是语文,由于各个方面的神经都比较活跃,在不同流派的报刊台网上散落着我成百上千的花式文章,被朋友们戏称为杂文作家。对此,我必须再次感谢书籍的强大向导和父母的循循诱导。同时,我也将这份恩情传承下来,用在了我的一双儿女身上。
3、每个动作都是戏,只为孩子感兴趣
关于读书,我们家俩孩子最初的屁股往往是坐不住的,除非是特别有意思的故事,一般情况下听了几分钟就想跑。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啊,我们后来就采取了欲擒故纵的迂回战术,来请君入瓮。具体做法是,要么先生讲给太太听,要么太太讲给先生听,故意冷落孩子。看我们一个讲得津津有味、一个听得如痴如醉,一直被当作焦点的孩子那哪受得了啊,没过多久就自动跑过来列席旁听。慢慢的,孩子就爱上了读书的氛围。
亲子阅读的关键在于钻进故事里,进行高质量的陪伴,这里面还是蛮有技巧的。有一次,孩子妈妈给孩子讲一段历史故事,由于历史人物不是很熟悉,故事情节也不怎么扣人心弦,讲了没多久,孩子就有点昏昏欲睡了。历史故事不比童话故事,讲好类似的故事,包括政治故事、财商故事、哲理故事等等,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能有助于培养孩子更加广泛的阅读兴趣,构建孩子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我赶紧接手,重点模仿不同人物性格的语言表达抑扬顿挫,配上夸张的表情神态和形体动作,帮助孩子把历史舞台生动展现在脑海当中。
在“三顾茅庐”的故事中,话说刘、关、张三人,又一次来到诸葛先生的稻草屋,请其出山。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我恨不得每一个动作都是戏。先是学刘备踱方步、学关羽耍大刀、学张飞捋胡子,然后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接着跳到另一边扮演诸葛亮,假装扇起手中的扇子。随着几句对话的展开,我像表演双簧似的,左站站、右站站,吹胡子瞪眼演着戏,只为了让孩子感兴趣。
令人欣慰的是,儿子对读书的感受力遗传了我的基因,一点就通,以至于语文老师曾经“求”他: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都抢答,把举手发言的机会给其他同学匀一点儿?今年寒假过年期间,儿子已经基本上能认识大部分的常用汉字了,我便尝试着带儿子啃一本大部头的长篇故事。起初他是拒绝的,但随着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我的领读、他的听读渐渐变成了他的自读、我的陪读,每天读完几个章节,我们还交流读后感,那段假期过得别有一番滋味。
4、天天缠着讲故事,家里常常闹书荒
关于阅读的嗑,我女儿就更厉害了,天天缠着我们给她讲故事,搞得家里常常“闹书荒”。叫起床要先听一个故事,刷牙前要听一个故事,吃饭蹲坑都要带着书,出门更得随身携带一包书,家里的几百本幼儿读物几乎快被她翻烂了。现在还没入园,已经能自己给自己讲好多故事、童谣、儿歌、笑话,还经常总结出类似“瞎说,胡说,乱说,啰嗦。只要不挠胳肢窝,什么都好说”的金句。
前几天父亲节,我和儿子自拍了一段抖音:“爸爸,我考你一道数学题。”“说吧。”“请听题:你有7把钥匙,我再给你1把,一共几把钥匙?”“这么简单?8把!”“你叫我爸爸了,哈哈!”“呃,晕~”“祝您父亲节快乐!”结果女儿把这段短视频刷了几遍后,饶有兴致地多次让我“听题”,每次都会咯咯笑成一朵花。
阅读使人聪慧,看书是看世界的窗口,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必将受益终身。若是小时候没有开好这扇窗,求知欲、探索欲以及对世界的好奇心都容易变得微弱,即便后来给予再多的补救,也无法挽回万千书本从小浸润后天然产生的气质与气场。
正因为如此,每每看到有关公益读书的新闻,心里总会充满感动。大的比方,全民阅读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书香中国已经普及到广大校园,央媒的夜读计划也已深深植入人们心田。小的比如,苏州善城公益联合会今年六一宣布旗下的百所西部图书室创建项目又刚刚在甘肃落地了五所图书阅览室。
我身边的例子也有,不久前开办的卓越父母周萍工作室在之前与街道社区、教育机构合作的基础上,面向社会推出了图兰花亲子书屋以及青少年品格读书会、家庭教育沙龙等形式多样的公益课堂,其事迹在今年春节期间刚刚被《军嫂》杂志以《亲子导师》报道,在朋友圈里也算是小有名气。
5、一旦爱上了阅读,创造想要的生活
一个个小小的图书室,就像一座座心灵小屋,那里面种植着孩子们的大千世界和大大的梦想。
每次到了阅读时间,看到孩子们如饥似渴的读书模样,我就仿佛看到了一束束对未来充满好奇与希望的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张小砚”一串串关于读书的醒世格言似乎永远烂熟于心。但怎么才能安心?看着家里堆满了两面墙的各种书籍,我的内心非常充实。看到孩子经常跑到书架上去翻阅自己喜欢的书,我的内心更加幸福。
或许我终己一生,也无法直接给予孩子们富丽堂皇的生活,但是我让他们爱上了阅读,这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也必将深深地影响他们的未来。至少,一书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被书籍滋养的兄妹俩,可以有底气地去创造他们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常说:阅读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从小培养阅读习惯是一生的财富,在这座矿藏的挖掘上,我们父母都不应该缺席。
父亲是力量的象征,更适合陪伴孩子读些具有科幻性质和探险精神的读物,母亲是爱的代言人,更适合陪伴孩子读些充满温情与温暖的文字。所以无论我们有多忙,包括忙于上班和出差,忙于熬夜看球赛,忙于刷手机信息,但请千万不要忘记挤出一点点亲子阅读的时间留给孩子。
世界阅读日只是一个象征、一种提醒。一切贵在平时的执行,否则,那天的口号即便喊得震天响又有何用?
孩子一天天在长大,他们等不起。衷心祝愿大小朋友们的美好人生,都从阅读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