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破解好文章
做一个好作者之前,要做一个好读者。看到拍手称赞的文本,要流连忘返,沉思好在哪里,破解好文章的妙处。所以当看到一段不禁想要圈住,划线的段落句子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金句卡
- 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 为何有如此新鲜感觉?哪里用的巧妙让你有这种感觉?
- 这种表达让你明白了这段文本表达了什么内容?
- 如果换成陈词滥调会是什么效果?
如果看到糟糕的文本,也可去当反面例子去解析,这段话为什么如此糟糕?
第二章:朝向世界的窗
写不是自然的事,说和看才是自然的事情。平克提倡的写作的古典风格的主导隐喻:在与读者的对话中,作者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世界之中的某物。
古典风格的作者必须模拟两种体验:向读者展示世界,并与其对话。两种体验的性质塑造了古典风格的写作方法。展示,说明有东西要看,因此*作者指向的是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人们彼此往来,与物切磋。对话,说明期待读者的合作。作者指望读者能读懂字里行间之意,把握其大意,串联其点滴,而无须把思路中的每一步都明示出来。
对话
多用问句。去引导读者的思路。问句本身就能引发思考。
呈现
即眼看世界。作者看到了读者没有看到的东西,然后用文字去呈现不偏不倚的事实,用文字引导读者的视线,让读者在一个合适的角度观察,就可以自发看到。拿呈现抽象概念为例,抽象的概念,感受等如同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通过恰当的具体例子(比喻,类比等)把抽象转化为具体的物件和力量,转化为生活中可以亲眼看到的实物如鞋子,太阳,月亮,蛋挞等,让读者看到你的文字就有视觉图像在脑海中。把一段文章写成肉眼可见的事儿,这样就是成功的呈现。反例就是指向了现实生活中不能见到的事实,看不到现实生活中的参照,因此就无法让别人目睹你所看到的东西。
好例子: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
- 形容本末倒置。「好比抄近路的攻略太复杂,搞明白它的时间比抄近路省下的时间还长。」 - 平克
- 形容不知好坏,不辨善恶。「仿佛色盲者的不分青红皂白」 - 钱钟书
- 换形式,不换内容。「新袋子里的烂酒,红纸包里的烂肉」 - 鲁迅
- 意外的喜悦。「在非文学书中找到有文章意味的妙句,正像整理旧衣服,忽然在夹袋里发现了用剩的钞票和角子。」- 钱钟书
- 大材小用。「好比用高射炮来打蚊子」 - 钱钟书
- 有机会,无能力。「恰等于帝皇时代,看守后宫,成日价在女人堆里厮混的偏偏是个太监」 - 钱钟书
提升文字表现力方法,既需要认知努力(多体验生活,知道人类尽可能多的感受),又需要文学技巧(刻意运用一些比喻,类比等)。
附:书的链接,现在只有英文版和台湾繁体版
- 台湾版:寫作風格的意識 (豆瓣)
- 英文版:The Sense of Style (豆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