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山长说我们太想赢了,总不能接受自己输?这些想赢的思维还体现在你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在教育孩子时你有“想赢”的思维吗?你的孩子有“想赢”的思维吗,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破除你自己想赢的思维和孩子想赢的思维?
答:问题一,我们总想赢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父母、老师身边所有的人都教给我们一个观念:输是不好的,赢了才证明你有能力,也比较有面子。
问题二,我认为这些赢的思维,在下面三个方面有比较明显的表现:
1、在孩子的教育上,学堂里面别的孩子有些方面表现很好的,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这种表现。列如:看到张云晴劳动很认真,心里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可馨劳动还是比较马虎的,我在这方面的引导做得还不够好,就会把自己的期待往孩子身上压。
2、自己的学习锻炼上,看到别的家长很精进努力,因为还要照顾一岁八个月的孩子,这是一个无法控制的因素,时间上能自己掌握的不多,心里就会有点焦虑。其实背后还是因为有赢的思维,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
3、对另一半的要求上,先生还在体制内工作,确实工作也很忙,当他下班回家有时候看电影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有评判:有空还不抓紧时间学习一下山长的博文,或者看看书也好啊。却没有站在先生的立场去想一想,如果是我工作了一整天,首先我能不能像先生那样无怨无悔地把工作做好都是一个问题,更不要说回家还学习了。我先把自己做好了,先生的事情就留给先生自己去做,我首先要做到从内心里尊重他的任何选择,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
问题三,在教育孩子时,我也有“想赢”的思维。对孩子的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了知识能力方面上,对于孩子的德行品格方面几乎没有关注过,这是我要反省的地方。首先自己有没有一颗装着别人的心?如果我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心里有别人,我怎么有资格要求孩子做到?其次,之后通话可以和孩子多一点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经验告诉孩子,从而慢慢影响孩子,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问题四,孩子有“想赢”的思维:1.对于她自己擅长的事情,就很乐于去做,对于新事物,缺乏勇气去做,因为怕做不好或者失败。2.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可以获得别人赞扬的事情就很努力地去做,别人不认可的事情,很容易就放弃。
问题五,如何破除:1.把关注结果放在关注过程上,看看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能不能更好地处理?2.对标比自己有更大心胸格局的人,列如:学堂的老师,一些新教育践行地很好的老师,比我们精进努力、心里时刻装着别人的家长等。
二、山长说静慧“她不是去表演自己本事的,而是要达到教学的目的”。这两者有什么区别?效果上会有什么不同?你平时是用哪种思路在做事?如何调整?
答:问题一,1.对象不一样,表演自己的对象是自己,达到教学目的的对象是学生;2.目的不一样,一个是表现自己,一个是服务于学生。
问题二,1.表演自己本事的,老师会更多关注于讲课的内容是不是丰富多彩,讲课时自己的表现方法怎样对学生更有吸引力,都是用一些手段来灌输给学生。2.达到教学目的的,学生最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什么方法对学生最有帮助,采用什么方法,做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教学目的。
问题三,我平时经常都是表演自己本事的思路在做事。例如,我接触新教育之后,觉得这真是非常好的理念,于是就把它分享给身边所有的亲人朋友,但是经常碰壁,别人不怎么接受?之前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这么好的东西没有人接受呢?原来是我的表达方式很有问题,我通过新教育的理念来展示自己比别人知道的更多,别人比我傻,有好东西也不知道,把别人都得罪了,谁还有心思听我谈新教育啊?我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想,我只提供别人想要的知道的东西就好了。
问题四,调整方法:1.做事情之前先想清楚的目的再开始执行。比如和别人谈话,想清楚谈话的目的,要用什么表达方式,对方的各种情况都要考虑清楚。2.搞清楚服务对象,分清主次。比如带孩子,就要了解孩子每个发展阶段的特征,根据不同的阶段,相应地就要有不同的带法。
三、为什么山长说“你障碍了你自己,不是我没给你东西,不是我没教你,不是我没提示你,原因是你自己障碍了你自己,也就是说你自己的壳太厚,你抱着你那身宝贝不肯丢,然而又想要别人的东西。我们这就是没东西,没你那些壳而已,不是我们这边有个特别的东西,叫清一派教育。”你身上的壳是什么?如何障碍了你?如何丢掉这身壳?
答:问题一,我身上的壳是旧的价值体系,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问题二,1.在关于吃的这个观念上,我骨子里的壳最厚。每次做饭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多做了份量,这种行为背后,就是我总担心做少了,会让人觉得我没有把家人照顾好,而我的观念是认为让家人吃饱吃好就是照顾好他们,我知道这是一种很低层次的照顾,但是无法控制自己往更高层次的事情上去做。
2.抱怨身边的人,特别是抱怨先生。先生有时候把物品放乱了,我就会忍不住抱怨先生:怎么总是乱放东西啊,用完就要归位嘛,这样以后再使用就不会到处找了。先生知道我是对的,但是我的抱怨让先生更不愿意去改变。我这种抱怨后面就是我想控制先生,我对他有期待,我希望他能按照我的想法来活着。为什么我是对的,他是错的?我比先生更有智慧吗?但是现实中确是先生无论是工作态度还是人际关系,还是对待身边的人和事,都做得比我好,也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同事的欢迎。
3.在心里经常评判别人。遇到他人与自己观念很不一样的做法,就会忍不住在心里评判别人:怎么这样做啊,太无法理解了,这不是很明显应该这样做吗?背后的观念是:我比他们聪明,他们怎么这么笨啊!还有典型的单阴单阳的思维模式,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接纳度也很低,心里接纳不了别人的不一样,自以为是。
问题三,破掉壳的方法:1.不断向心胸宽广的高人学习,提升自己的心胸格局。2.重建价值体系,通过改写山长的博文开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3.积极参加各地举办的新教育分享会,多与高能量的人书本、音乐共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