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起彼此的生活。
她说自己过得越来越丧,工作时,敷衍的完成任务,下班后,懒懒的躺在床上刷刷剧逛逛淘宝就睡觉。
熬夜通宵,胡吃海喝,慢慢下来,心就惰了,觉得日子特别没意思。
刚出社会的我们,本来应该把日子过的丰富满足时,反而却越来越与这个世界疏离。
盲目而麻木的生活,本可以进取却得过且过,侧身于生活的泥淖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最终活成了白日梦想家。
我想,有时候不是生活太枯燥,而是你的心太无趣。
当你的眼里没有光,心中不再有期待时,生活就慢慢失去了滋味。
怎么才能过好生活呢?
纪录片《人生果实》给出的答案是:积累时间,不紧不慢。一点一滴,孜孜不倦。
日本名古屋郊外一幢木结构的房屋里,住着91岁的建筑师津端修一和他87岁的妻子(英子)。
这栋房子也是修一先生自己建造的,他把房子置于杂树灌木丛中间,木质住宅,挑高的天花板,夏天用玻璃器皿和麻织桌布,冬天用瓷器和棉质品。屋前的庭院种植了上百种蔬菜和水果。
家具摆设很温馨,让人觉得生活在其中便会觉得幸福。
穿着简单干净又舒适的棉麻衣物,面容洋溢着矍铄的光彩,白发一丝不苟,眼神里透出安详和喜悦。
如果不是满头白发,没有人相信,这两位笑容灿烂的老人已过了耄耋之年。
每天都是崭新的,每天都要很用心的过。
两位老人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70种蔬菜,50种果实。
竹笋,酸橘,土豆,玉米,龙须菜,梅子,草莓等日常所需的蔬菜水果,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每天浇水、施肥,采摘,把秋日的落叶收集起来,当作来年的肥料。
他们细心打理着这片土地,耕种和收获属于他们的果实。
修一爷爷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认真而可爱。
他还会在不同的植物旁边写上“紫薇,敬请期待”、“报春花,是春天啦”、“竹子,花子小姐预定”之类醒目又可爱的标语。
他甚至专门给小鸟做了一个水盆,园子里的小鸟常常在这里小憩,梳洗羽毛。
他每天还要写大约十封手写信,他给菜市场卖鱼小伙子写信,鼓励他要好好经营。
写好信,他会骑着山地车亲自送到邮局寄发。甚至英子常常购买食物的便利店员工也收到过来自修一的信件,用温暖的文字和画笔给予他们鼓励。
生活就是,活得越久就愈加美好。
英子奶奶也很厉害,擅用各种食材,会制作各式各样的菜式和甜点。
果树上的酸橘、梅子,地里的草莓、土豆,到了她手里,都能被烹饪成美味佳肴。
从40年树龄的樱桃树上采来红透的果子,一颗一颗去掉籽儿,和酸奶一起做成甜点。从烤箱里拿出做好的布丁,两人一起吃。
有些食物暖了胃,而有些食物则暖了心。
生活不会一开始就是美好的,当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过时间的积累和洗礼,生活才能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记录片最后,讲到津端先生去世前收到一封信:
“我们的患者中,大多数都是经历了经济社会的磨炼,在过度劳累中迷失自我而发病的人。 怎么才能生活得像个人一样?请助我们一臂之力。”
寄信人是一所精神病院的管理者,委托修一先生为其精神病院的新设施进行设计。
当时,90岁的修一先生答应了这个请求,并迅速地画出了设计方案。他拒绝一切谢礼和设计费等费用,尽心尽力。只为了让住在那里的人们,获得生而为人的快乐与尊严,像“人”一样地生活。
他说,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只要还活着,就想要尽力做到最好。
耕种、烹饪、裁缝、木工,所有认真生活的用心,都在点点滴滴的平淡中酿造出小小的趣味。两位老人的故事就像一个细细的小溪,淅沥沥的轻声流淌,平凡的告诉我们:
坦然心意,用心生活。
风吹枯叶落,落叶生肥土,肥土丰香果。
孜孜不倦,不紧不慢,结人生果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