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海说,这次疫情后我一定要攒钱赶紧买一套房子,无论大小,只要是属于我的就行。
因为这次疫情,小海原计划在市内春节值班、加班,一方面可以有三倍工资,另一方面这也是公司的需求,希望春节期间加班、加点早点促进新产品上线。从1月27日开始,小海租房的小区就开始进行外来务工人员的逐个排查、逐个清除。
小海租的房子是 一个棚改房,作为城中心的原始居民,经过此次的拆迁,一家有三四套房,整个小区整体的物业归村委会管理。所以在疫情的第一时间,村委会为了对人员的封闭管理,直接“驱逐”了小区内的租户。这不,小海就回了老家,在自己的村里隔离,好在公司也整体放假,采用了居家的办公方式,不然,小海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正因为如此,小海打电话过来说,这次疫情后我一定要攒钱赶紧买一套房子,无论大小,只要是属于我的就行。
其实这种现象并非个例,随着返工潮的来临,各大城市尤其是外来人口众多的城市面临着很大的防疫压力,很多小区执行着严格的小区出入管理条例,不过严格程度并非针对所有人,业主和租户存在一定差别。之前网上流出的村社通知规定,如果业主来自于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经医学检查合格后可以回家居家隔离,但如果是租户,无论身体是否健康,多数面临劝返,并且租户想回住所而不得的事情比比皆是。
抛开身为租客的窘境,小海也开始重新审视我自己对于居住的需求。这个特殊时期像一把放大镜,尤其对于很多“租房主义者”来说,在哪里定居变成了大家所要思考的问题。从原先的不要买房,到在老家买房,再到去医疗发达社会结构完善的城市买房成为很多人的目标。
大年初一将父母接到了市里来过年,谁知道一下小区封闭了,老家封闭了。四个人在一个90平方房子共同生活的一个月里,露出来很多被我俩忽视的实际问题:
其一,现在房子够住,以后有孩子了父母过来照顾,现有的户型定会有其他衍生问题;
其二,在没有疫情出现的时候,我们只关心自己居住内部的空间需求,柜子储物空间够不够多卧室够不够大,外部的社区弊端都被隐藏的很好,而在面临突发的状况时,才会发现平时发现不了的需求,这些也是保障生活居住舒适和自身健康的重中之重。
现在我也决定换房。
看到短视频里,有人说,“这次疫情结束后,你应该买这样房子:车库能直达楼下的、低密度的大房子、好的周全的物业”。经过这次疫情,中国有无数的购房者都对原本的居住需求开始有了全新的认识与理解,人们真正开始考虑“自住”的需求,真正开始理解“自住”的含义。
这都没错,前提是,你还要买在一个好的城市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