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无锡旅游时,在许多地点都有荣氏兄弟的介绍,作为无锡代表性的人物,在游玩时便考虑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无锡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繁荣之地,工商业文化深深烙印在这座城市中。
本书是对荣氏家族的简单科普,主要的笔墨集中在荣宗敬和荣德生两兄弟的经历上,开办企业,带动民族经济发展;坚决抗日,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兴办学校,凝聚师资培育人才;以民为本,关心民众国家至上。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只有他们一家。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的中国最早的民族工商业企业之一茂新面粉厂(原名保兴面粉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是无锡第一家机制面粉厂。茂新面粉厂旧址如今改建为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同时,通过创新活化利用模式,不断发掘赋予工业遗产深层次的价值。加之如今运河文化的推广,位于运河畔的旧址在小红薯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面粉厂的成立除了两兄弟的魄力强大和眼光独到外,也体现了信息差的重要性,尤其是当年通信不发达的时候,荣德生在广东得到的消息,回江苏和哥哥合计,两兄弟自此投入事业,造就无锡的传奇。
荣德生作为最早的面粉大王、棉纱大王,当时国人有一半是穿他的,吃他的。作为从清末开始实业救国的家族,即使当年涉及的企业即使现在已经停工,但是留下的遗迹和旧址依然为当地创造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不知道旅行社在设计旅游路线时会不会特别把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加入。遗憾的是在无锡没有参观梅园,没有完成荣氏兄弟重要生活点打卡。
全书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介绍,故而在许多事件发生的前后上要格外注意时间线,因为时代的特殊性,荣氏兄弟和光头也有多处交集,可以作为民国时期的史料补充。同样都是作为民国时期的商界大佬,他们大多有过合作。在《龙山虞洽卿与上海滩》中,荣宗敬有过出场。在本书中看到荣氏兄弟和虞洽卿更细节的经历,对他们的选择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虞洽卿为荣敬宗的纪念册做序上能看出,两人的关系很是密切。
当然两兄弟的商业规划,出现过意见不合,面对未来产生过纠结。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人在很多方面的选择上都出现极端的分歧。同时商业发展的道路上遭遇过来自光头的逼捐、工厂制度改革带来的阵痛、战争频频的社会冲击,不管带来的后遗症多严重,能看到最重要的一点是取得一定成就的人物运气往往不错,比如汪伪期间,经历了资产缩水,一下子使得自己的负债少了很多,成功完成了生活的逆转;多次面临破产的问题,可在多番斡旋后得到解决、荣德生经历了绑架案、打虎案等各种离奇事件,依然安然无恙。荣氏家族做的最正确的选择大概是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大趋势。
即便是最力所不及的社会大环境,对有些人而言,经济不景气意味着收入减少,对荣氏兄弟则选择负债扩充的荣氏发展模式。这几年最常听到的话语就是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大家都要紧巴巴地过日子,但是会不会有同荣氏兄弟一样想法的人,和大家反其道而行,完成阶层的跨越。
荣氏家族的荣耀不是单单依靠荣氏兄弟的付出便得到的,住在荣巷的荣氏族人和父亲荣熙泰已经开始打下基础,耳濡目染下两兄弟有很好的从商内核。荣德生的儿子荣毅仁其他事迹便不提了,看到创立中信集团,一看不就是阿进打工的地方。荣氏家族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形成一个低调的财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