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帖子,标题党危言耸听,大意是没看过这几本书,你不敢说真正认识了这个世界。其中,介绍了《无缘社会》一书,因为本身作为终身未婚者的candidate,推人及己,兴趣自然就来了。毕竟书中说日本“2030年时四个女性中将有一个终生未婚”。按照现今中国的发展趋势,说不定我就会是那其中“一个”。
《无缘社会》是根据日本NHK电视台的一档纪实节目编写的书籍,书中记述了记者追踪的在途死亡者,如有无人认领的尸体,起初不知道名字、工作地点,遑论其它,记者根据他的点点滴滴追溯他的过往,发掘他是如何成为一个与社会无缘的人;有终身未婚者,独自一人居住四十余年,老来异常关注身体健康,在家中储存大量食物,与非营利社会组织计划好身后事;有因客观原因离开家乡,然后与家乡彻底割裂,因为年轻时太投入工作,由亲朋来往变少,当退休之后失去了与社会最后的关联——工作,便彻底与社会“无缘”,独自居住在老人之家,面对成为在途死亡者的命运。
全书记述了这样一个事实,“血亲关联的乏力”、“雇佣状况的恶化”、“地域关联的丧失”,都进一步使得“家庭”这个社会的最小单位本身日趋孤立。这就是人们难以承受的现实。这就是“无缘社会”正在扩大的形势下发生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绝非事不关己,它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发生。就像书中真实记述的在途死亡者,退休金享有者有之、儿女双全者有之、终身未婚者有之、食不果腹者有之。书中反复提及,每一个无缘者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是追溯他们的人生轨迹,你会发现他就生活在我们的周遭,他们是如此普通。
接下来是我的小问题:
1、“虽说说不定我也会有‘无缘死’的可能性,只不过,这种不常与人见面的生活嘛,说句老实话,也有它心情舒畅的一面,所以我就老这么待着不愿意动弹了。”为了不无缘死,有没有必要牺牲目前单身的“心情舒畅”,走出舒适区,加强与社会的关联?
2、接上一个问题。想想他们每个人何尝不是带着众人的期盼与欢声笑语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如果是自己选择的,无缘就无缘吧,死了就死了吧。我们需要建立机制尽量解决他们共性的问题,而不是过度同情他们。我想他们不需要过度的同情。一个时间毕竟只能做一次选择。但书中介绍了一个改名换姓者,通过建立新的“关联”,开启了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尊重每一个人的理性选择。
3、随着中国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去世,加之80后一代独身主义者、丁克家庭、失婚人群等多元群体交错,2030年左右(非专业者掰手指瞎算),中国社会将面临大量“无缘社会”老人。会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该类人的“保证人”市场巨大,二个是将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我们的邻居日本,是我们的老师。
4、接上一个。日本社会治理已然比较完备,我们的社会治理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前段时间碰到一个法律咨询,一位中年男士遭遇妻子突然心脏病身亡,上有老下有小突遭变故,急需用钱,奈何拥有两套大城市的房产却无法变现,只能四处奔走寻求法律帮助。改革开放迎来四十年,如今面临大量随着老年有产者死亡带来的遗产争端。学生时代民法老师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制度也是生产力!我们有没有智慧和魄力把制度转化为生产力?拭目以待。
5、再接上一个问题。书中多次出现寺庙,教堂作为缓冲、补位。社会治理不完全能够理性对待,毕竟服务的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这个时候我想到我社会主义大中国如何处理?
6、被日本记者的专业、平和感动。这又回到了闾丘露薇和柴静之争了。
文章结尾:在我们的社会渐渐变成“对别人不感兴趣的社会”的今天,尽管回归以往是不可能的,但我仍衷心祈愿我们是一个“能够同情别人、同情生命的社会”。无缘社会将是趋势,不可逆,应当试图建立一种突破血亲、地缘、工作的关联,愿每一个“在途死亡者”病时有医,逝时有名,葬时有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