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综述及临习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综述及临习

作者: 高卫中 | 来源:发表于2017-05-31 13:01 被阅读0次
    高卫中临(远宦帖》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综述及临习

    王羲之变章草为今草,完善了今草书体,奠定了今草的艺术特性。《十七帖》为王羲之草书代表作。此帖裱为长卷,卷首有“十七日”字故称之《十七帖》。卷内包含王羲之信札二十九封,内容大多是写的时处蜀地的刺史周抚的,且书体较为一致,属典型的今草书。《十七帖》为内容真实可靠,流传有序的拓本,系宋人按唐摹本刻之。其版本较多,在众多的《十七帖》刻本中,分为两大类,卷末有“敕”字并有由褚遂良校定的“馆本”和民间临摹刻本。前者优于后者。“馆本”中有“上野本”,现藏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江川本”现由日本江川吟舟收藏,“三井本”现藏日本。较为精良的当属上海图书馆藏张正蒙跋本。帖后刻有一个较大的“敕”字,并刻有楷书“付直弘文馆臣解无畏勒充馆本,臣褚遂良校无失”字样。该版本气韵高古,点画厚重,有篆籀气息,行笔流畅。《十七帖》字形基本上字字独立,少有连带,多为笔断意连,字间平衡,挪让、照应、大小配合,使之充满起伏变化和动感,我在临习时,借鉴了多种版本的优点汇为一体,使之更贴近王羲之的书法风格。

    (1)《郗司马帖》是《十七帖》的第一封信札。此信系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此帖点画精到,爽利,书写随意、贯气、洒脱、灵动,宽窄错落,厚重轻巧相间,一气呵成。

    高卫中临《郗司马帖》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综述及临习

    《郗司马帖》释文: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

    (2)《积雪凝寒帖》此信写给已阔别二十六年之久的周抚。正值五十年未有过的积雪凝寒的冬天,为王羲之五十余岁所写。此帖字数较多,且写的尤为精彩。用笔方折厚重,气势雄强,多势连,少引带,却字字相连,疏密有致,气足神完,为《十七帖》上上品。

    高卫中临《积雪凝寒帖》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综述及临习

    《积雪凝寒帖》释文:计与足下别,廿六年于今。虽时书问,不解阔怀。省足下先后二书,但增叹慨。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想顷如常。冀来夏秋间,我复得足下问耳。比者悠悠,如何可言。

    (3)《蜀都帖》亦称《游目帖》,此信是王羲之写给身处蜀地的周抚的,信中流露出对登汶岭、游峨眉的向往。因蜀地距会稽路途遥远,加之战火未熄,王羲之雅兴终未能实现。全帖以飘逸灵动的线条为主,加入少量厚重用笔,行距疏密多变,字形大小随意。

    高卫中临《蜀都帖》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综述及临习

    《蜀都帖》释文: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杨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4)《远宦帖》亦称《省别帖》,为王羲之写给周抚的信,信中互致问候,深怀旧友,与友情谊深切。此帖笔锋遒劲爽利,妍丽多姿,字形大小错落,左右摆动,自然流畅。

    高卫中临《远宦帖》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综述及临习

    《远宦帖》释文: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

    来源:微信号w13522374498

    高卫中其他作品欣赏:

    王羲之《兰亭序》简述及临习

    王羲之行书尺牍综述及临习

    王羲之小楷《乐毅论》简述及临习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简述及临习

    怀素草书《论书帖》简述及临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综述及临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zd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