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因为喜欢休谟,所以走近休谟

因为喜欢休谟,所以走近休谟

作者: 草木小琴 | 来源:发表于2020-01-25 22:58 被阅读0次

              确定了这个作业题目,自己都觉得好笑,因为人家休谟说没有这么直截了当的“因为所以”的情况,除非是个数学题。其实,生活中太多的人把复杂的现实情况用简单的公式方法去处理。因为不懂是n种“因为”造成了一个“所以”,所以总是在自以为是中按着“因为”做决定,总以为是必然,其实早就跑偏。走近休谟之后,在这一点上思维方式有了许多改变,面对纠结之事,自然释然许多。我以为,这就是休谟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也是学哲学者很好的受益之处。

    而我就是因为喜欢休谟,所以才把结业作业确定为休谟。为什么喜欢?

    一是《苏菲的世界》里看到休谟说“人应回到对世界有自发性感觉的状态。没有一个哲学家能够带我们体验日常生活,而事实上哲学家们提示的那些行为准则都是我们对日常生活加以省思后,便可以悟出来的”。看到休谟这样说,我对深奥的哲学不再那么无所适从,兴趣更浓。

    二是作者周濂在《打开》里讲述休谟时用的三个小标题“(1)过度思考的人生是没法过的(2)太阳照常升起?(3)理性是激情的努力”,以及讲述中说“休谟是个快乐的胖子,和平而能自制,坦白而又和蔼,愉快而与人亲昵,最不易与人发生仇恨,而且一切情感都是十分中和的”,这些都是激发我对哲学,对休谟更有兴趣的触点。

    三是《西方哲学史》中罗素说“从逻辑上来说,休谟的主张其实是一种唯名论。唯名论在解决共相问题的时候总是不能够将他们的原则应用到任何地方,比如语言。这就是它失败的地方。”罗素还说“休谟的主张在心理学上犯的错误更严重。他的整套理论的基础主张是:观念是印象的摹本。他忽略了含混性。”读到这些,我真是一头雾水中的想让自己清醒一些。休谟和罗素这些哲学家们是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留下人生的脚印,而让别人反复琢磨他们的思想呢。

    四是网师哲学课讲师车晓义在讲述休谟的文章一开始的一句话“大卫·休谟历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经验主义者,也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终结者,因为他提出的“休谟问题”把认识引向了死胡同,要从这个死胡同里走出来绝非易事,以致于直到今天,也还没有一个完美的方案被设想出来。”真是引人入境,引人入思。我到要走进这个死胡同,看看里面到底有多深。

    一、因为喜欢所以要了解他的生平

    喜欢一个人就想了解他的出身,他的经历。了解一个人不能只看他说过什么,更要看他做过什么。

    休谟(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是苏格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虽然现代对于休谟的著作研究聚焦于其哲学思想上,他最先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成名。他所著的《英格兰史》一书在当时成为英格兰历史学界的基础著作长达60至70年。

    历史学家们一般将休谟的哲学归类为彻底的怀疑主义,但一些人主张自然主义也是休谟的中心思想之一。我理解中的休谟是以经验主义把人引导到对知识的思考上的。休谟的哲学受到经验主义者约翰·洛克和乔治·贝克莱的深刻影响,也受到一些法国作家的影响,他也吸收了各种英格兰知识分子如艾萨克·牛顿、法兰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等人的理论。

    休谟在1711年4月26日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座公寓里,父亲是在宁威尔区担任律师的约瑟夫·休姆、母亲是法尔科内夫人。休谟在长大后偶尔也会回到宁威尔区的老家居住。休谟在年仅12岁时就被家里送到爱丁堡大学就读(当时正常的入学年龄是14岁)。最初休谟打算从事法律职业,但不久后他发现自己有了“一种对于学习哲学和知识以外所有事物的极度厌烦感。休谟对于大学里的教授都不抱好感,他曾在1735年告诉一名朋友说:“你根本不能从教授身上学到任何东西,那些东西在书里都有了。”这就是伟人的气概所在吧。在十八岁时休谟的哲学研究获得了重大突破,使他得以让自己彻底面对这个“全新的思考领域”,也使他下定决心“抛弃其他所有快乐和事业,完全奉献在这个领域上。”休谟并没有说明这个重大突破为何,但一般推测很可能是他在因果上的理论—亦即我们对于世上因果关系的认知是取决于我们的情绪、习俗、和习惯,而不是取决于理性、也不是取决于抽象、永恒的自然定律。在那个时代,一个贫穷的苏格兰人能选择的生涯途径相当少,休谟面对的是成为家庭教师或是成为商人的职员这两个选项,他最后选择了后者。1734年,在于布里斯托经商数个月之后,休谟前往了法国安茹的拉弗莱舍(La Flèche)旅游,在那里休谟经常与来自Prytanée军事学校的耶稣会学生进行哲学讨论,勒奈·笛卡尔也是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在那里定居的四年中休谟替自己订下了生涯计划,决心要“过著极其简朴的生活以应付我那有限的财产,以此确保我的独立自主性,并且不用考虑任何除了增进我的文学天分以外的事物。”在法国定居时休谟也完成了《人性论》一书,当时他年仅26岁。虽然现代的学者们大多将《人性论》一书视为是休谟最重要的一本著作、也是哲学历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此书刚出版时并没有获得多少重视。休谟在记载到当时自己缺乏大众重视时这样写道:“媒体对这本书的反应是一片死寂,甚至连对那些狂热的读者群都没有半点交代。不过我本来就养成乐观而开朗的个性,很快就从这样的挫折里站了起来,并继续在乡下努力的进行研究。”他继续写下了《人性论摘要》一书,但没有写出自己的名字,他试著缩短并精简他之前的冗长著作以吸引更多读者,但即使经过这样的努力,他依然没有成功使《人性论》一书重获重视。

    撰写《人性论》的艰辛过程使得年轻的休谟近乎精神错乱,为了回复正常的思考能力,休谟决定暂时返回平凡生活。

    在1744年出版《道德和政治论文集》一书后,休谟申请担任爱丁堡大学的“伦理学和精神哲学”系所的教授,但被大学拒绝。在1745年詹姆斯党叛变的时期中,休谟成为当时被官方形容为“疯子”的安那代尔侯爵(1720-1792)的家庭教师,这份工作只维持了一年左右便结束。不过,也是在这段时间,休谟开始撰写他的历史巨作《大不列颠史》一书,这本书的写作持续了15年,写成时已超过了一百万字,最后从1754至1762年间分成六册发行。在这段期间休谟参加了由詹姆斯·伯尼特创办的教规门讲会,藉此也认识了其他许多当时在爱丁堡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哲学家。从1748年开始他担任了圣克莱尔将军的秘书长达三年,同时一边撰写他的《人类理解论》一书,然而和前几本书一样,这本书在当时出版时也没有获得重视。

    这时休谟遭到教会指控为异端,休谟的一名年轻朋友以教士身份挺身替他辩护,主张休谟身为无神论者是属于教会管辖的范围之外。尽管后来休谟被判无罪,格拉斯哥大学仍然拒绝了休谟担任哲学教授的申请,这可能也是因为另一名正大力批评休谟形而上学的哲学家Thomas Reid刻意阻挠所造成的。依据休谟的自传,要直到他在1752年回到爱丁堡后“爱丁堡大学才让我成为他们的图书馆馆长,担任这个职位只能获得很少的薪水,但却让我有机会接触一个这样庞大的图书馆。”爱丁堡大学图书馆的丰富资源使休谟得以继续他在《大不列颠史》上的研究。

    休谟曾向朋友提及有一次他在偶然间被“转化”为基督徒的过程:当他前往监督自己新居建筑工地的途中跨过爱丁堡市中心一片刚干枯的湖泊时,他不小心滑入了泥沼中,由于身型肥胖而爬不出来被困在了那里。这时一些卖鱼妇人刚好路过,看到了休谟的窘境,但她们很快便认出他是那位知名的无神论者,于是拒绝救援他,直到休谟答应要成为一名基督徒、并且被迫在泥沼中朗读主祷文和信经之后,这些壮硕的卖鱼妇才将他拉起。休谟事后向朋友开玩笑道这些卖鱼妇是“他所遇过最聪明的神学家了”。

    从1763年至1765年间休谟担任巴黎的哈特福伯爵的秘书,在那里他受到了伏尔泰的钦佩并且被捧为巴黎社交圈的名人。同时他也认识了让·雅各·卢梭,两人最初成为要好的朋友,但最后因理念不合而分散。休谟这样描写他的巴黎生活道:“我真的时常想回归爱丁堡那平凡而粗糙的扑克牌俱乐部…以矫正并缓和这段时间以来那么多的感官刺激。”在1768年休谟回到爱丁堡定居。到了1770年左右,随著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夸赞是休谟让他从“教条式的噩梦”中觉醒,休谟的哲学著作开始获得大众的注意,也是在那之后他才获得了他一辈子都没有获得的声誉。

    不愧为是哲学家,就连墓志铭都给人以无限的启迪。休谟替自己写的墓志铭是:“生于1711,死于[……]—空白部分就让后代子孙来填上吧。”休谟在1776年去世后被埋葬在他生前所安排的“简单的罗马式墓地”,地点位在爱丁堡卡尔顿山丘(Calton Hill)的东侧,俯瞰山坡下他位于城内的老家。

    65岁的休谟人生给人类思考人生带来了莫大的启发与贡献。但终究也没弄明白“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反而休谟的一个“不可知”把人对“人”的思考又带回到原点。虽然回到原点,但毕竟是绕了一圈,对生命的意义来说,和不绕一圈的人应该是有区别的吧。唉!谁知道呢?

    二、因为“经验到不同”所以“物质与精神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知的”。

    知识来自于经验。学休谟的哲学体系联想到毛主席的一句语录“实践出真知”。由此看来,哲人也罢,伟人也罢,他们的思想与行为都是为求得真知而探索的。

    休谟的理论体系中把知识分为两类,一种是无需证明的数学类知识。比如因为三加二等于五所以五减二必定等于三,结果必然,因果必然。一种是怎么也弄不懂,搞不清事实知识。即使追问到底也没有发现了这类知识的到底。而这类知识是追求事物本真的关键所在。他说,人有两种感觉,一种是印象,一种是观念。“印象”指的是对于外界实在的感受,“观念”指的是对印象的回忆和想象。比如一个人被热炉子烫到,就会立马得到一个“印象”。之后他就会想到自己被烫到这件事,这里的“想到”就是“观念”。两者的不同在于“印象”比事后的回忆要更加强烈,也更生动。所以,我们可以说感受是知识的原创,“印象”是在感受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观念”是在“印象”的基础上行成的。而“观念”的行成又不是全部都依靠直接的“印象”。休谟又把“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观念”,另一种是“复合观念”。单一观念来自直接印象,复合观念是在直接感受的基础上增加了人为的回忆与想象。把“观念”通过文字记在下来,就成了知识的传承。而这样的知识是不确定的。因为印象之外感知的那一刻产生,回忆和想象都带走必然的不确定,人对事物的感受不同,描述不来的观念肯定不同,书写成的文字自然不同,传承下来的知识何以可能成为“真知”。而这里的要点在于人和人,物与物的根本上的不同。根源上的不同造成了“经验的不同”。如此“精神和物质”怎么可能知道?

    知道了不可能知道,我们已经比不知道又前进了一步。因为我们理解人,理解物的角度发生了变化,相对要客观了许多。理解角度客观了,待人接物的心态与方式就宽敞与灵魂了。

    三、因为“每个结果都是一件与它的原因不同的事件”所以“结果是不能从原因中发现出来的”。

    休谟强调“一件事情发生后,另外一件事情也会发生的想法,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期待,并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期待心理乃是与习惯有关。”休谟的因果论述真是让人玩味无穷。正如我确定的作业题目《因为喜欢休谟,所以走近休谟》,在许多人的理解中,我走近休谟是因为喜欢休谟这个原因。但是按照休谟对知识的探索理论,我是走近了休谟,原因之一是喜欢,但还可以有许多因素构成了我走近休谟的原因。就自我对走近休谟的实际感觉而言,也确实不是因为单一的喜欢。构成走近的原因有很多,构成喜欢的原因也有无数。车晓义讲师如下设问之下的讲述便是对休谟因果关系的最好诠释“关于原因事件的推想根据又在哪里呢?因为原因事件与结果事件不是同一个事件,并不互相包含,所以先验逻辑不能成为这种拟想的根据,但我们明明觉得从中找到了因果律,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不妨再看一个例子:我们装满一壶水,放在燃气灶上,过了会儿,水开了。于是,我们得出结论:火烧开了水。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这不刚刚发生的事实嘛!但休谟马上就会追问你:在刚刚过去的这个事件中,你经验到了什么呢?你没有经验到的又是什么?我们顺着他的追问,仔细而严格地回想:我们经验到了把水放在燃气灶上,点上火,慢慢地水开了,除此以外什么也没有经验得到。但是我们得出了“火烧开了水”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火”与“水开”之间构成必然的因果连接,但这种必然的因果连接实际上并没有被我们经验到,也就是说,我们把水放在了火上,水可能开,也可能不开;既没有证据表明水一定会开,也没有证据表明水一定不会开。既然没有这一事实经验,理性就不能做出任何关于因果律的知识来,因为理性处理的对象只能是经验而来的各种观念。我们如果没有经验和观察的帮助,要想决定任何个别的事情或推出任何原因或结果,那是办不到的。”

    “办不到”就不去探索,不在实践中追问了吗?或许我们倾其所有都找不到真理的答案,但探索与追问的过程就是对“因为所以”最好的定论,因为不知道,所以才会不断求索。否则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样活才有意义,因为人生本来没有任何意义,意义是人赋予它的。因为人赋予人生意义,所以人才活的有意义。

    许多时候我们需要在结果中分析出许多种产生结果的原因,如此便不会武断,问题得以在分析中得以客观解决。有时候我们需要把完成结果的原因单一化,这样就会使问题处理起来直截了当。


    四、因为“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所以“我们的经验对我们才有用”。

    车晓义讲师在详尽地梳理了休谟的“经验论”之后说“仔细想想,我们在生活中的不少知识都来自经验,要么直接来自自己要么间接地来自别人或者书本,正是经验让我们在日常琐碎中渐渐游刃有余,处决如流,但任何经验都是有边界的,休谟告诉了我们经验知识找不到必然性保证,本质上,它可能只是心理上的习惯性联想。不错,经验是有用的,但经验并不必然。我们常常看到了前者而忘记了后者,因而我们越是熟练,就越缺乏反思,越缺乏反思便越远离创新,甚至常常出错而不知其所以。真理,常常在诞生之初闪耀,而在反复的模仿复制中陨落,经验知识正是一柄双刃剑”。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经验对人类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循规蹈矩是因为我们的经验,我们十拿九稳是因为我们的经验,我们难以创新是因为我们的经验……。

    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我们的经验?我以为,做一件事情在起步阶段要借鉴别人的经验,创造自己的经验。经验一旦行成,就要有突破经验的意识和不断创新的行为。没有经验,许多时候会事倍功半,一味地遵循经验,又会处于故步自封的境地。休谟追问经验如何行成知识,我们只需搞清楚如何对待经验。

    学哲学不是为了像哲学家一样追问知识得发源地在哪里,而是通过了解哲学家的追问过程让自己建立起哲学思维。如此,我们才可能活的明白一点,对这既独特又神秘的生命用区别于大众化的态度谨慎对待一点,以不负这谁也没有搞清楚的,到底是爹妈还是上帝给的从开始到终结的生命过程。

    落笔的时候,是除夕。除夕倒是经历了近60个了,但是今天的除夕却太独特,因为国人在恐惧中防范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除夕之所以独特,是因为这个病毒。难到这不是必然吗?不是!许多“因为”都可以造成除夕的独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为喜欢休谟,所以走近休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ab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