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办公楼下面大厅的东侧角落里,有一家大约5平方左右的奶茶铺'茶在'。这家店是2016年初入驻进来的。店主是一位35岁左右的本地女子,扎一个马尾辫,中等个子,见人都是很朴实的微笑。店里的茶的种类差不多有35种,价格在15元到28元之间不等。刚开店的时候,店主做了促销活动,毎杯饮料打八折,促销一个月后所有饮料按原价出售。但是随毎杯饮料,附送一个红色贴纸,集满15个贴纸可以免费领取一杯18元以内的饮料。
‘‘茶在’’开店初期,生意是蛮好的,楼里的上班人员对他们家的饮料还是很有新鲜感的,时不时地会有人去购买饮料。特别是外卖业务的拓展,使得店里有时忙起来,茶都来不及做。很多人需要排长队,慢慢等。 按这个趋势,‘茶在’店主还是挺满意的。然而好景不长,在热闹了半年后,‘茶在’冷清了很多,基本上已经看不到排队的景象了。去他们店提货的快递员也不大见到了。这样冷清的状态持续了1年多,又跌入冰冻期,一天也接不到几个订单。楼里的上班人员也鲜有再去喝他们的饮料。倒是最近常看到有“瑞幸”咖啡出入我们楼里。生意冷清,店里的店员也不稳定,做得时间最长的也就5,6个月,店员都是来了走来了走,店主需要一会要招人一会又要招人。生意最好的时候,店主需要用5个人,现在生意惨淡,店里也只剩下2个员工了,店主也乐得他们自己走了,也不准备加人了。最近听说‘茶在’的店主在找工作了,店铺在今年的6月份租期到了。
‘茶在’可以说是现在中小型餐饮店的缩影。在我们这个城市开一个店,店主需要承受这些大山:1.店铺租金,店铺租金一直随着房价的增长一直扶摇直上。2.雇佣员工,出价太低根本招不到人,必须持平于市场价,或略高。即使这样,店员的流动性非常高,一个中小型餐饮店里员工能做上两年的,就算老员工了。3.原材料价格,也是一直在涨的,为了店里的生意,必须要用质量好的原料。当店主承受下了这些之后,必须要通过每天一单一单的生意来把成本赚出来。但是消费者的新鲜感都是来得快去得快。现在很少有人会在一个礼拜内去同一家店(除了工作餐外)吃东西达两次以上吧?作为店主,每天担心的事除了怕没有客人来消费外,还有房东通知你房租涨了,员工告诉你明天不来了,还有供应商告诉你牛奶涨价了。
在我们家附近的那街上,每年都有在重新装修的店。上个礼拜,你明明看见是一家刚开半年的烧烤店,今天已经在敲敲打打重新装修了。你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家眼生的苏州面馆出现在街的转角处,感觉想不起来原来是个什么店。去年在我家小区大门外面那家牛肉面馆在春节来临前关门了。那家店,我和儿子都很喜欢,面条精道汤料足,在那里吃个早点就美美地开始一天的生活了。可是不幸的是,这家店前后一共存在的命运只有不到一年。那个店铺在我们的惋惜中被改装成了一家水果店。
有时候,我在想,在如今的世道下,我们贫民老百姓还有机会从认真经营一家小店开始,慢慢做成一家老店,然后一代一代相传,传承成一家百年老店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