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一些教科书上面,一个商品的价值是由它的成本加上利润组成的。在这样的理论下这件商品的制造成本如果增加了,那么相应的它的价格就会上涨,反之亦然。可事实上在世界上有很多被人称作为血汗工厂的地方。在非洲有一个生产名牌衣服的工厂,他们生产一件裤子,一件衣服的成本价不过三美元。可是在零售店里面的卖价却要300多美元,你可能会奇怪,成本这么低,为什么售价却可以那么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需求价值论。
根据需求而定的价值。
一瓶普通的矿泉水在我们超市或者小卖部里面就是1~2块钱人民币,但是我们发现在一些旅游景区同样的矿泉水的售价却是超市的好几倍。这是因为什么呢?我们会发现旅游景区的商店都很少,特别是那些山中景区,一座山就那么一家商店,也就是说你对水的需求只有那家商店可以满足你,那么你想要喝水就只能接受高价。别说是卖10块钱了,假如在一个沙漠里一个人已经两天没喝水,这时候你一瓶水100块甚至1000块他都会买。这就是根据不同的需求程度,物品的价值会变得不同。
这种商品定价的方式会令很多人失去购买能力,但这种定价方式也可以让一个资源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比如这里有一种可以救命的药,有病去病无病健身,如果它只卖10块钱那么几乎所有人都会去疯抢,抢完之后,也许还有的人等着这种药救命,却发现已经没有了。
如果你把它卖100万,会怎样?
没病的人就根本不会去买它,这就过滤了一部分需求小的人,然后有病吃点其他药也可以治愈的一些人也不会去买,只有那种得了不治之症的人,就算他借钱贷款也会去买。你想想同样一件物品卖10块和卖100万他所实现的价值,前者对于那些没病的人来说他的价值也就是强身健体而已,后者则是对那些所有的患了不治之症的人来说在是生命的再造。再通俗一点,你有一个馒头,你面前有一个已经饿了三天的人,还有一个只是有点饿,你会将这个馒头给谁?
资源都是有限的,合理的分配资源,让其能够发挥其自身最大的效用,就是需求价值理论所解决的问题。这种需求价值还有一种叫法叫做使用价值。
那成本价值利用不就一点用都没了吗?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来了解一下成本价值理论。
成本价值
在最开始的交易进行的时候,通常都是以物易物的,比如用一头羊可以换三只鸡。但是人们的需求是没有标准的,这样不利于交换的长期进行,因为有可能你今天和这个人交换,你一头羊可以换三只鸡,明天和那个人交换,你一头羊能换两只鸡。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个东西的价值没有办法衡量,所以人们通过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一个物品的价值。比如养一头羊需要6个月,养一只鸡需要一个月,那么他们的计算方式就是用6个月的劳动时间所产生的商品可以兑换6个用一个月的劳动时间产生的商品,并把这种交换称之为等价交换。
这就是成本价值理论的来源,也就是说一个市场你首先得要稳定,不能一件商品今天一个价,明天一个价,男人一个价,女人一个价,小孩一个价,老人一个价,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时就需要一套衡量价值的标准,这个标准的专业名词叫做价值量。
一个商品的价值量等于制造这个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劳动通常是用时间来做计量单位的。
在工业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商品都是通过人的劳动来生产的。人的劳动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的劳动,人们会用货币对简单的劳动进行定价。比如劳动一个小时5块钱,那你劳动了5个小时生产了一把椅子。那么这个椅子的价值就是25块钱。还有一种是复杂的劳动,需要培训和学习才能从事的劳动,他们的计算方法是折合成倍的简单劳动,而商品的具体的市场价格则会根据它的价值略微浮动。再到后面我们的工业发达了,科技水平也提高了,商品的组成部分也增多了,所以我们将产品的组成部分称为是成本,再加上企业家所获得的利润就做成了商品的价值。
商品价值等于成本加上利润,这就是成本价值理论。
想起一个哲学老师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他说我们要学会兼容,兼容并非是更大的包容,包容再大也是有忍耐限度的,而兼容则是接受它的存在,他说一个事物存在于这个世界不是它应该存在,而是它已经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