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3723/d037bb5c1ab8ec55.jpg)
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小满含义是夏熟作物的子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生长最旺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从这时候起就要调整我们的日常饮食起居,才能平安的度过炎热的夏季。
小满三候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3723/0e576dcc10079681.jpg)
一候苦菜秀
这时节,苦菜生长繁茂,如火如荼。苦菜是一种越年生的野菜,味苦有白汁,营养较为丰富。
二候靡草死
小满时节,阳气旺盛,一些枝条细软的喜阴草类,在强烈的日晒下就开始逐渐枯死了。
三候麦秋至
麦秋至,原为小暑至,后《金史志》改麦秋至。此时的麦子虽然开始逐渐成熟饱满,即将进入收割期,但是并没有完全成熟。
小满,振奋阳气的关键时刻
《黄帝内经》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对于夏季初始的小满来说,其养生大原则当是令阳气振奋、渐致繁茂。通俗来说,春季阳气生发萌动,到夏季开始进一步振奋阳气,使阳气逐渐达到一年中的鼎盛状态,而小满就是这一过程中的助力时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3723/01d63c123dcc0957.jpg)
如何才能在这“助力”时刻较好地振奋阳气呢?
一
晚睡早起 适量运动
小满正值农历四月,按清代养生书《遵生八笺》:“此月宜晚卧早起,感受天地之精气,令人寿长。”所以,可以适当的晚睡(最好不要超过23点),让阳气内敛的时间推后。
早上则应早起,让阳气早早的开始生长,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身体脏腑机能适应夏季的变化,可以适当地晚睡早起,但中午宜午睡15-30分钟。
另外,还有一个是接收天地之精气,增强睡眠质量和气运的办法,就是:“夏三月,头卧宜向南,大吉。”大概类似于收音机的调频,在夏季这三个月内,头卧向南,是与天地同频的一个方式。
中医认为夏气通心,汗为心之液。夏季正常的出汗是没有问题的,锻炼最好是在清晨,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为宜,但不宜作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致大汗淋漓,容易伤及心气。
二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3723/29923f1fa0c7f19c.jpg)
忌生冷厚腻 宜常吃姜
小满时节虽然气温渐高,但是万万不能贪食寒凉。夏季时,人体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寒的格局,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都是寒虚的,是阴的格局,所以很多人在夏天喝很多的冷饮,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喜欢喝冷饮实际上是因为胃里有寒气,热出来攻这个寒,就形成一种燥热,而这个时候越喝冷饮就会越渴,反而喝一点温水还更好。
另外,小满时节也是湿气始生之时,此时若饮食肥甘厚腻,在即将来临的长夏季节则会多发湿疹等湿邪所致疾病。在古代,夏天不主张吃肉,即使吃也要剁得特别碎就是这个道理。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中经堂养生专家表示,夏天的时候适宜吃点像生姜这样的温性的东西。一年四季中,其他三季你不吃姜都没关系。但是到夏天最好多吃一点。为什么呢?
夏天天热,人体的毛孔都张开了。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城池,夏天就是城门洞开不设防的时间各种外邪都会乘机侵入。有的可能当时发病,有的则潜伏下来,到秋冬再发作。这时候吃点姜,能祛湿排寒,可以保护你安然度夏,还不给秋冬留下病根。
姜还是解暑的良药。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想想夏天吃麻辣火锅的感觉就明白了。天气闷热潮湿的时候,辣辣的吃下去,热得满头汗,还连呼痛快。为什么呀?因为一出汗,把暑热都给消掉了。古代治疗中暑晕倒的人,就有一个方法是给他灌点姜汁。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3723/ad7b21de27e6515d.jpg)
推荐:姜枣茶
人经过一个冬天、一个春天,体内积聚的病气会比较多。夏天炎热,人体腠理开放,体内阳气空虚。此时喝一杯姜枣茶,既能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又能助阳气发散以排寒。
做法:生姜5-6片、红枣4、5颗一起煮成茶喝。(生姜不要去皮,姜的分量不要少,煮出来的水喝起来要有点辣辣的)
姜枣茶一直喝到三伏的头一天,基本上就能把体内的病气驱光了,这样整个夏天就会好过很多;而且,天热以后脾胃比较虚寒,提前用姜枣补脾胃,夏天会过得舒服一些。
姜枣茶在上午喝最佳,所谓“早吃姜,胜参汤”是也生姜是生发阳气的,午后自然不宜再吃了。
三
温补阳气,以艾为佳
按六气的生、长、化、收、藏节奏,小满标志着“化”,是精气所生之时。火既是热,也是充足的阳光,给万物以能量。相火是一年的元阳之火,夏天相火旺盛是好事,等冬天一收藏,火降于水中,藏于命门,就会生出元气。
《扁鹊心书》讲:“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可见,小满时节养生首选当属艾灸之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3723/a0be02f0747fda8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3723/cc80a7d4f87cef5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3723/f5ddf7a625a33ee7.jpg)
真艾养生专家表示,艾炷连续燃烧,使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经由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络属关系,而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循环全身。小满艾灸,宜以长强穴、命门穴、神阙穴为主穴。
1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3723/8499f42fd7af1671.jpg)
长强穴:阳气生发的起点
古人讲:“循环无端之谓长,健行不息之谓强。”表明了长强穴是保证人体气血循环的第一要穴。灸此穴,可以调节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
位置: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是督脉的起始穴。
2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3723/390ca43ffdd3cc66.jpg)
命门穴:肾阳藏身之地
肾是先天之本、阳脉之根,肾阳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命门穴中。腰膝酸软、男性阳痿、女性宫寒不孕等,都是肾阳虚的症状,这类人到了冬天也是会手脚冰凉。在小满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温肾补阳,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位置:在腰上,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简单说,就是肚脐正对的后背的位置。
3
![](https://img.haomeiwen.com/i12053723/4eadf4406f3f6ba0.jpg)
神阙穴:人体的生命之根
神阙穴其上为阳,其下为阴,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是生命之根。灸神阙穴能达到培补后天,固本扶阳的作用。
按照中医理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结合子午流注脾经流注时间为早上9点至11点,肾经流注时间为下午5至7点,此时灸温补效果极佳。
位置:人体之中央,在肚脐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