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妍妍语录:
将商务和内容混在一起是危险的。
自媒体商业化的最好方式是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我的目标是做一个内容型网红,争取成为“娱乐行业的一姐”。
“传统媒体人转型”这件事和我无关,我觉得传统媒体人不需要转型,需要转型的是传统媒体。
初识陈妍妍是在一次新媒体行业活动上。一袭正红色长裙,脸庞清瘦身姿轻盈,演讲时始终面带微笑,举手投足间女强人般的张力扑面而来。她就是定位于“娱乐产业第一垂直媒体”的自媒体“首席娱乐官”的大掌门,从纸媒走出来转投新媒体蓝海的优秀媒体人。
2014年,在上海电影节期间,“首席娱乐官”正式成立。上线两年来,始终致力于有趣、有料、有态度的泛娱乐产业报道,组织过多次线上线下活动,积累大批行业瞩目的重磅原创报道的同时,也成功搭建起垂直化的、覆盖30余万中高端用户的粉丝社群。
除了首席娱乐官,陈妍妍团队还先后孵化了多个定位更加垂直细分的自媒体,包括文三板、VR派、首席早餐等5个公众号、1个网站、1个视频栏目及8个核心渠道。于2015年创立的“文三板”关注文创企业最新资讯和深度报道,坚持每月一期路演,至今已举办8期,截至2016年10月已精准覆盖30万用户;“VR派”上线半年,粉丝也已累计数万。
以“首席娱乐官”为中心的整个媒体矩阵中,“暴娱”是一位新成员,也是“首席娱乐官”品牌升级的标志。其前身是首席娱乐官“娱视乎”栏目,追踪行业最新热点和敏感话题,独家专访业内高端人物,探讨文娱产业的商业模式和投资价值。目前,暴娱采访了高晓松、宁浩、马东、林依轮、贾乃亮、大鹏等近40位大咖,获得业界的广泛关注。“一些难采访到的大咖,我们经过努力一般都可以请到。因为首席娱乐官的品牌在业内的口碑还是不错的,能赢得受访者的信任,而且时效性很强,符合大咖对于传播效果的要求,所以有时他们也会主动找上门。”
陈妍妍和高晓松。通过深度报道和高端访谈,首席娱乐官媒体矩阵影响力日益提升。受访嘉宾的肯定无疑也是一种品牌背书,堪称无价。
陈妍妍和宁浩。 陈妍妍和黄晓明。而陈妍妍并不满足于优质内容带来的成就感。她的未来目标,是借全媒体平台优化垂直媒体矩阵的生产力和辐射力,以内容为入口打通文娱产业链的上下游,“做好文娱行业的观察者、报道者和服务者”。
暴娱专访:贾乃亮:除了选老婆,我对其它都有“选择恐惧症”
Q&A
好内容诞生不易,摸索文风和调性就用了半年时间
NewMedia新媒体联盟:我们观察到首席娱乐官的深度文章阅读量很高,也有不少高端嘉宾专访。首席娱乐官是如何定位的?
陈妍妍:首席娱乐官一直以贴合热点为主,从贴合热点到引领热点。每天的选题会根据当天热点安排。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深度,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远远领先于纸媒。最早的时候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业内人士呢?第一,速度比纸媒快;第二,深度有时会比纸媒更深;第三,足够垂直细分。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垂直细分、精准推送,我们就是精准推送了用户需要的东西,用户觉得满意,自然就会关注。
NewMedia新媒体联盟:在运营过程中是否调整过定位?
陈妍妍:首席娱乐官的定位在一开始就很明确——定位于垂直细分领域的专业产业媒体,面向的用户群体也很明确,就是关注这个领域的投资人、媒体人、创业者。这跟我们的基因有关,创业前工作接触的人也是同类人,一脉相承。
但是,我们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来摸索文风、调性、标题、配图,然后才确定下头条、二条的风格。文风会根据后台的数据以及新媒体发展态势不断调整。包括后来开始做视频,也是根据整个新媒体大环境的变化,用视频对文字表达这种单一的形式进行补充和丰富。
从内容来说,首席娱乐官的整体调性是正能量的,很少报道负面消息。除了传递价值,还会给从业人员提供趋势预判。我们更愿意做产业的服务者和价值挖掘者。
延续传统媒体选题制度,内容采编与运营推广分离
NewMedia新媒体联盟:您之前在纸媒工作,传统媒体选题制度严格,转做新媒体后,会沿用这些选题流程吗?
陈妍妍:整体来说,我们延续了传统媒体严谨的采编流程。每天上午10:30开选题会,14:00提交选题报告,20:00之前交稿,22:00左右发稿。从人员架构上来说,有记者、编辑、校对、主编。月选题会上我们更多的是评报,会根据后台数据对当月优秀稿件单独奖励,并做全员学习分享。年选题会更多的是年终策划,去年我们做了各个细分领域的白皮书,比如电影、游戏、二次元、VR、音乐等。我们对记者的要求是做专家型记者,记者要比从事这个领域的人了解的更多更广,要能跟投资人平等对话,要做专业的产业引领者。
暴娱专访:《大鱼海棠》导演梁旋:我理解不了什么是卖情怀!
NewMedia新媒体联盟:根据经验,哪些文章容易带来粉丝的增长和阅读量的提高?
陈妍妍:我们重视热点,有些轻快的契合热点的时效性文章往往阅读量很高,但是涨粉比较一般。能带来粉丝增长的,更多是一些深度报道和大咖访谈,这些文章传播度广,受访大咖也会在自己的朋友圈主动转发,让首席娱乐官品牌影响力得到提高,当然也就会带来粉丝的增长。在我印象中,有几篇十万加的文章(标题就不透露了)是属于追热点的,但是偶尔会涉及敏感问题导致被删除,这也给我们把握选题积累了一些经验。总体来说,并不会特别追求十万加,出品最有深度的内容,让文娱行业里的高端用户从这些内容中收获思考和价值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NewMedia新媒体联盟:采编和推广是分离的,还是合二为一?
陈妍妍:就我个人而言,分开是没问题的。我们认为一个足够重视和尊重内容的团队肯定是将二者分开,尤其是将商务和内容混在一起是危险的。真正喜欢做内容的人是无力分心做其他东西的。我们的记者不坐班,选题会在线交流,给记者充分的自由。我们沿袭了纸媒的各个部门制度,采编部、市场部、广告部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内容调性和流程已经很成熟,运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运营方面,除了线上推广,我们也做了不少线下活动。去年开始举办行业沙龙,今年的春季、夏季都在做行业峰会,今年年底也会接着做峰会。线上和线下活动运营将是明年的重点。
以“首席娱乐官”为中心的全媒体账号矩阵:垂直,重度垂直
NewMedia新媒体联盟:首席娱乐官媒体矩阵中的首席早餐和VR派是怎么定位的?
陈妍妍:首席早餐属于资讯类账号,每天上午10点前推送,配合A股开盘时间,服务对象是行业内投资人士,让他们在三分钟内迅速了解文创领域最新资讯,如果他们有更多需求就会关注首席娱乐官。其实,“文三板”和“VR派”都是在做行业里面吃螃蟹的人,虽然很多人还持观望态度,但我们已经做了很久了,不断尝试新事物。很多人建议把“文三板”和“VR派”合并到首席娱乐官里,但是从后台数据和社群成员反馈来看,还是有必要细分出去的,有价值的东西就要单独做。“文三板”和“VR派”不同于电影这些领域,“VR+”、“文三板+”可以实现更多的附加值。
NewMedia新媒体联盟:首席娱乐官媒体矩阵中的最新一员“暴娱”既有视频也有文章,规划是怎样的?
陈妍妍:暴娱开始主打高端人物访谈视频,我们的团队现有15人,大部分人没有视频基因,需要学习。从文字、音频到视频,全媒体化的运作才能更全面。从采访者角度来说,需要更全面地展示受访者;从用户角度来说,希望他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暴娱的前身是首席娱乐官的娱视乎栏目,已有一年的尝试时间,做过20期视频,嘉宾包括大鹏、陈祉希等大咖。视频是趋势,现在我本人也会在暴娱视频中出镜,前段时间还在中国传媒大学报了一个播音主持辅导班。整个团队都在根据趋势变化不断补课、不断摸索。
NewMedia新媒体联盟:目前有哪些盈利模式?
陈妍妍:目前主要是线上广告和线下活动赞助,也包括资源置换。目前的经营状况是略有盈余。除了首席娱乐官、暴娱、VR派这些号,也有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规划。我们认为,自媒体商业化的最好方式就是打通产业链。去年推出了“文三板”,重点关注文创领域的新三板公司,除了日常发稿外,每个月举办一次投资路演,目前做了8期。产业媒体就是要为产业上下游公司提供一些服务,目前我们提供的就是资讯和人脉的交流,未来会有更多的服务形式。
首席娱乐官CEO的小目标:要做网红,也要成为娱乐行业“一姐”
NewMedia新媒体联盟:作为泛娱乐行业的观察者,您如何看待网红?
陈妍妍:我们在内容层面会关注、报道、传递网红相关的信息,我个人则愿意让自己成为内容型网红。徐小平老师说,“所有的创业者都要有网红的潜质”,我很同意。现在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从国内外来看,内容型网红生命力很强。我给自己定的标签和目标就是“娱乐行业的一姐”,做娱乐行业最专业的,当然,一切都是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
NewMedia新媒体联盟:新媒体领域的新话题总是不断,比如直播,VR和泛娱乐,公众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以直播为例,有人认为有前景,有人认为无聊,属于劣质内容。VR则颇有些神秘,很多人持观望态度。您怎么看待这些热点?
陈妍妍:VR首先是一种技术。我们的“VR派”账号做了也有半年了,这半年里出现了很多VR创业公司。对于VR,国内更多停留在概念层面。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内容VR创业公司,其中有很多试错空间。任何技术都应该去拥抱它,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是强大的。未来我们也会持续关注新科技。
目前很多人觉得直播处于蛮荒时代,大概是因为各大直播平台抢夺流量,就有很多看起来没有价值、只是吸引眼球的直播。我看好内容型网红的直播,比如很多高校老师做课程直播,只要内容有价值,就有前景。
说到泛娱乐,我从2012年做文娱产经记者,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那一年电影《泰囧》大热,中国的娱乐业突然间火爆。这种火爆有很多原因,比如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审美要求提高,实体经济瓶颈,口红效应显现。另外大量资本的涌入也促进了泛娱乐的发展。我认为未来3到5年是泛娱乐的蓬勃发展期,未来5到10年是成熟稳健期,十年内都会是朝阳行业。当然,泛娱乐在整个经济中还是较小的一部分,不是支柱产业。
需要转型的不是“传统媒体人”,而是“传统媒体”
NewMedia新媒体联盟:我们知道您在做首席娱乐官之前是一位优秀的纸媒记者,为什么下决心辞职开始新媒体创业?
陈妍妍:我研究生期间学的是对外汉语专业,后来毕业回杭州当过一年大学辅导员,之后还是想回北京,就在纸媒做了三年文娱产经记者。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遇到了瓶颈。从写作者来看,纸媒版面有限,标题、内容等已不太符合移动互联网趋势,作为年轻记者,我更喜欢新媒体其实新媒体更能表现记者的专业能力。
NewMedia新媒体联盟:“传统媒体人转型”是传媒圈这两年热议的话题,很多走出传统媒体的人都表示转型会有一个痛苦期。但从您刚才的话来看,似乎没有经历过所谓的转型痛苦,可以这样理解吗?
陈妍妍:我觉得传统媒体人转型这件事和我关系不大。传统媒体人本身不需要转型,如果传统媒体人需要转型,说明他并不是很适合新媒体,媒体人这个群体本来就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在这个时代,媒体人的“网感”很重要。需要转型的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语境里,需要个性化和标签化的内容,传统媒体不仅缺少这些,还缺少互动。所以传统媒体真的需要转型了。
一个新媒体创业者的日常:吃饭、睡觉、周末都在思考,完全停不下来
NewMedia新媒体联盟:抛开首席娱乐官、抛开暴娱,您希望自己实现怎样的人生价值?
陈妍妍:哈哈哈哈哈哈我觉得自己还太小,不太适合谈论这个问题……目前能做的就是勤奋工作。每天吃饭、醒来、睡前都在思考工作。每周不管多忙也会抽出一天时间思考一些长远规划。虽然忙但感觉良好,可能和性格有关,之前在纸媒工作时也是一周约三四个企业家采访。另外可能和我毕业的学校北大有关,北大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我时刻牢记要努力做个勤奋和优秀的人,同样做一件事情,为什么不把它做的更好呢?
寻求报道丨入盟丨加群丨商务
请联系微信:mengmeinm手机:15801585551
邮箱:mengsi@newmediachina.c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