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爱与爱人的关系
我们中国的文化是,自爱有罪,应该爱人。我们的文化相对于西方来说,是一种集体的文化,每一个个体都应该服从他所在的集体,没有“我”,只有“我们”。从小我们所受的教育就是要去爱身边的人,比如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师敬长,却没有教你如何爱自己。而实际上,一个爱自己的人才能更好的去爱别人,因为爱自己,他才能获得很多的心理能量,而这种能量可以自然地转移到别人身上去。
在自爱和爱人的失衡上,中国的家庭妇女表现得是尤为突出。中国传统的家庭妇女,相夫教子,勤俭持家,一生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庭的中其它成员,而对于自己的需求则是一直放在其它人之后的。这样的话,对自己需求未满足的这种心理状态,容易形成消极的言行(别人都亏欠了她),这些言行将有意无意地破坏家庭的和谐。
为爱人先于自爱的这种文化深植于我们心中,所以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生放弃自我而去委屈求全的悲剧。有如父母降低自我的生活品质而为了溺爱自己的孩子,子女在婚姻问题上因为父母的不谅解而不得不委屈自己。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不一而足。
在家庭中,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先爱自己。善待自己,包括善待自己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发展需求。一个自我的需求首先得到满足的人,他的能量才是自然向外发散的,而不会带有任何内心的愤懑、不快,而更多地被道德要求所绑架地去爱别人。
需要说明的是,自爱不是指自私,它是指对自我合理需求的优先满足。善待自己,才能关爱他人。
二、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里,亲子关系是核心,夫妻关系是配角,这是一种失衡的关系。完美的家庭应该是,夫妻关系为主,亲子关系为辅。
鲁讯说过,中国的女人母性多于妻性。这也是上面所说的传统中“自爱有罪,应该爱人”的文化所起的作用,中国的生活教育从来就是女孩强于男孩(对男孩更多的进行的是发展教育,要修齐治平),女孩们从小就要求如何做一个好姐姐,好女儿,为了妻母之后如何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
君不见,许多家庭里,结婚之后妻子越来越像丈夫的妈妈,丈夫也越来越像妻子的儿子,夫妻关系越来越像母子关系。
在整个家庭当中,也是以孩子为核心的亲子关系为主,父母都有意无意地争夺与孩子亲密的关系,忽略了夫妻关系的良好发展。而孩子能敏感地感受到父母对于自己的争夺,从而有意无意地利用这种争夺从而破坏了自己父母的关系。
在很多家庭里发生的婆媳矛盾,之所以如此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亲子关系高于了夫妻关系,这是婆婆与儿子的亲子关系,与丈夫与妻子的夫妻关系的博弈。如果三方都能从心底认可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这个观点,那么不就容易产生这种让人头痛的婆媳矛盾了。
一个家庭是建立在夫妻关系而不是建立在亲子关系之上的。夫妻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双方都是理性成熟的成年人,而亲子关系是一种不平的关系,一方是成熟的父母一方是不成熟的孩子。以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去统御一种平等关系也是不合理的。
三、父子关系与亲子关系
父子关系是亲子关系的一种,却也是特殊的一种。我在2012年的时候写过一篇《父爱如山》,有说到过父子关系的特殊性。
父子关系,不像母女关系,女儿可以是母亲的“小棉袄”;不像父女关系,“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甚至都不像母子关系,儿子始终是母亲的骄傲,母亲会毫不吝啬自己的鼓励和赞美。父子关系——是男人之间的关系。
贾平凹的《关于父子》里说,“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儿子小的时候,父亲是儿子的英雄,儿子是父亲的骄傲。儿子作为父亲的一个复制品,在被万分慈爱的同时,也被父亲严格要求。进入青春期的儿子,开始有意识地挑战父亲的权威,处处为了证明自己,既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也为了得到父亲的不认可。
儿子成家,进入中年之后,“只有在儿子开始做了父亲,这父亲才有觉悟对自己的父亲好起来”“可以与父亲在一条凳子上坐下,可以跷二郎腿,共同地衔一枝烟吸”,但更多时候仍然相对无言。父子双方都会觉得对对方了解太少。
在做儿子的有了儿子之后,父亲会嫉妒儿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儿子则不解老爸为何跟孙子这般亲密,这种待遇是自己不曾享受的。须不知,在将来自己也有孙子之后,也将重复着这一代又一代的父子关系……
在一个家庭里面,各个家庭成员在处理父子的关系时候,在注意到这是一种男人之间的关系。要注意维护一个年青儿子的锐气,也要注意维护到一个老去的父亲的自尊。
不应该把父子关系等同于母亲与儿子女儿,父亲与女儿的关系,这三种关系都没有这般的微妙。
四、分离与依存关系
在一个家庭里面,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影响都同样的重要,任何一方的缺失和缺少对孩子的成长都很不利。但事实上是中国的家庭里,父亲较少地参与到发展亲子关系中去。
心理学上认为,3岁以前的孩子没有性别意识,在此之前,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一般来说都是与妈妈最亲近。但从3岁左右开始,孩子有了性别意识,会越来越渴望与异性父母亲密,在约5岁的时候,这一愿望达到顶峰。如果父母的关系稳定而和谐,那么孩子这种欲亲近异性父母的渴望就会逐渐下降,并最终表现得与同性父母更亲近。不然的话,孩子将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容易陷入到这种不良的异性关系中去,因为现代的临床心理学家普通认为,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
在中国的家庭当中,父亲应该更多地参与发展亲子关系中去,至少也要在孩子3岁以后给予足够多的正确影响,让男孩归父亲,女孩归母亲。中国的男性主要是由妈妈带大的,使得中国的男性普通缺乏了一种阳刚之气。
只有当男孩受到父亲的影响,女孩受到母亲的影响时,这中均衡的关系才可能形成。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到:受父亲影响的儿子,比起单纯眷恋母亲的儿子来说,会更加尊重、疼爱母亲。同样道理,当一个女儿抛开她对父亲的眷恋,回到母亲身边时,她并没有失去父亲,她的父亲也没有推动她,反而她会更尊重父亲,更爱父亲。这是一种良好的依存关系。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当中,要有意识地不断地推出与孩子的分离,首先分离并独立于母亲,有性别意识之后然后分离并独立于异性父母,成年之后再分离并独立于同性父母。
如果没有处理好分离这一关系,也容易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如果不懂分离,那么,两个关系亲密的人就会黏在一起,而这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 派克则称,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因为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亲子关系如此,师生关系、情侣关系等亲密关系也莫不如此。
网友评论